江苏亿万富翁返乡当村官 “问题村”变成“明星村”

04.02.2016  08:46

  一条小河清澈蜿蜒,两岸白墙灰瓦倒映其中。傍晚的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宁静而安详。

  在一栋白墙灰瓦公寓的一楼,75岁的山泉村村民华永兴已经备好晚饭,正打电话叫住在三楼的孙子下来吃饭:“今天有你最爱喝的排骨汤,快下来吧。”没过两分钟,门铃响了,孙子进门,径直走到餐桌前,端起桌上的一碗汤咕嘟咕嘟喝起来。汤,不凉不烫,正是恰到好处。

  楼上楼下、儿女爸妈,这“一碗汤的距离”是山泉村780户村民的自主选择,也是一项新农村民主治理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发起人,就是山泉村的党委书记李全兴。

  李全兴是土生土长的山泉人。上世纪90年代,敢想敢干的李全兴从家乡走出去,搏击商海,很快攒下亿万家财,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正当他准备在商海大展拳脚之时,一张来自家乡的聘书改变了他的心意。原来,就在李全兴事业如日中天时,山泉村却由于管理不善,日渐没落,欠下4700万元债,不仅经济举步维艰,而且村里人心涣散,矛盾频发。在周边的华西村、向阳村、三房巷村等“明星村”的映衬下,山泉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村”。村民们思变心切,急着寻找新的领路人,全村3200名村民,96%把票投给李全兴。

  一头是名利双收的个人事业,一头是矛盾丛生的村民集体,李全兴选择了后者。2009年1月3日,“亿万富翁”李全兴走马上任山泉村村委会主任,随后又高票当选村党委书记。

  他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如何让村民都能住上自己满意又可以承受的新房。当时,村里欠着债,村民各家的经济实力参差不齐。李全兴愁白了头。“老百姓的事,得让老百姓自己做主。”打定主意,他领着村委会班子,挨家挨户搞起调研。谁家需要什么样的户型?多大面积?是几代同堂还是子女、父母分开单过?李全兴一笔笔记录在案。

  就在这汇集民意的过程中,“一碗汤”模式应运而生:子女住楼上套房,享受开阔视野与私密环境;老人住一楼公寓,设施齐备,出入便利;两代人各取所需,相隔“一碗汤”的距离,既不互相干扰又能彼此照顾。3年后,由村民自主选择的山泉新村建成,村民们搬进新房,开启全新生活,这也就有了本文开头华永兴老人家里的温馨一幕。

  一碗汤,拉近了两代人的距离,能不能端得稳,考验的却是李全兴和村委会班子的治理能力。新农村改造完成后,李全兴给自己和团队定下规矩:山泉村的事,无论大小,都要向全体村民公开,确保公平和公正。为此,他领衔制定“四项制度”,保障村民“四大权利”。村务公开制,让农民享有知情权;村民议事制,让农民享有决策权;民主理财制,让农民享有管理权;民主监督制,让农民享有监督权。此后,村里的事务,大到村级年度收入、工程预算,小到干部工资、村民福利,桩桩件件,样样公开。用山泉村村级监督小组成员沙金芬的话说:“别说盖房办厂这样的大事,就是过年村里给李书记老母亲发了几块钱的蔬菜,我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村里的事,村民自己做主;发展的成果,让全体村民共享。李全兴搅动的这股“以民主促民生”潮流,让山泉村村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严,激发起每个人内心澎湃的动力。短短几年,山泉村不仅还清债务,还完成新农村改造和村庄环境整治,建起幼儿园、图书馆、老年活动馆、游泳池,组建便民服务队,24小时为村民提供志愿服务。他们还发起成立江阴第一个村级慈善基金,每年定期资助贫困学子、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去年,山泉村村级收入达6088万元,集体净资产由2008年的0.47亿元增至3.98亿元,从“问题村”重新变成与周边村齐名的“明星村”。

  人,还是这些人;村,依旧是那个村。同样的一条山泉河里,流淌的不再是苦涩的失落,而是幸福的甘泉。这些年来,不断有其他村来山泉考察取经,也有不少村官向李全兴请教治村经验,每当此时,李全兴总是这样回答:“我只是严格按照党章和基层治理法规办事,谈不上创新。只要建立起一套让村民当家作主的科学章程,无论是‘张全兴’还是‘刘全兴’来当书记,大伙儿建设美好家园的劲头都不会变。” 本报记者 马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