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均辉“走进金嗓子”同学会:近百名企业家建言献策 助力金嗓子实现百亿梦想

22.12.2017  16:39

“身家700亿的老总们一起帮我做定位,真的特别感谢大家。”

这是广西金嗓子董事长江佩珍在顾均辉“走进金嗓子”同学会上的感言。12月,横跨22个省市的近百名企业家齐聚广西金嗓子总部,参与定位落地专家顾均辉组织的同学会。为深刻理解定位中的竞争环境分析,企业家们结合金嗓子的重新定位亲自深入柳州市场做一线调研,并在之后的“提案擂台赛”中以定位分析师的角色为金嗓子的品牌发展建言献策。

 

图:各组代表与顾均辉、江佩珍合影留念

调研中,企业家们分成6个小组对柳州6个区域进行了实地走访,最远的一组到了柳州沙塘镇。在4小时内收集完有效样本数据,小组经过激烈的分析与讨论,在顾均辉以及江佩珍的见证下,正式开启以组为单位的“提案擂台赛”。

第一组同学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调研结果。调研中他们发现,很多人最近一次看到金嗓子的广告都比较久远了,且多为电视广告、户外广告,而年轻人活跃的互联网等新媒体中则比较少见。渠道方面,他们发现金嗓子在药店中铺货较多,商超等较少。

顾均辉在点评中肯定了第一组关于销售渠道陈列金嗓子商品的发现,其背后实质是渠道利润问题。2017年江佩珍邀请顾均辉团队为金嗓子做定位战略梳理,顾均辉为金嗓子重新定位为“嗓子不舒服,来颗金嗓子”。他指出,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不是品牌未来的方向,这是一条不归路。“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变‘被动’为‘主动’,打入消费者心智,让消费者一进门能直接问‘你有没有金嗓子’”。

 

图:定位落地专家顾均辉进行点评分析

第二组同学代表与江佩珍同为广西企业家,对金嗓子取得的成就有着“与有荣焉”的自豪感,因而也更关注金嗓子今后的发展,他相信有了顾均辉老师指引的方向,金嗓子的100亿目标并不是梦。调研中他们发现,“金嗓子”已经成为了品类的代名词,他建议金嗓子可以学习可口可乐,产品线聚焦,专注做核心产品。“顾均辉老师告诉我们,九大差异化方法中‘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所以一定要告诉消费者你是第一”。在品牌传播方面,他认为江佩珍的事迹极具正能量,可以将江佩珍作为公关人物进行传播,防止定位模糊与消费断层。

点评中顾均辉指出,小组关于金嗓子强化第一的建议很好:“这是市场老大的独有优势,只有市场老大才能说我是第一,我能代表品类。”而关于金嗓子应该运用的商战战略,顾均辉认为金嗓子应在品类内打防御战,同时肩负起带领品类、扩大品类消费的责任。

 

图:同学代表为金嗓子建言献策

第三组提到“认知和心智最重要”,在品牌价值方面他们提出“能不能从食品角度代表OTC出战”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只有产品大众化才能做到大众消费的品牌。此外,第三组提到了金嗓子应该“向新渠道创新高”,建议金嗓子加大公关力度,通过事件营销将金嗓子植入消费者心智。

顾均辉点评中表示,第三组关于金嗓子通过公关手段加强认知度的建议很有建设性。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组同学代表俞文清便是公关传播的受益者。俞文清燕窝水是一个新品类的开创者,可以说是“无中生有“的品牌,在上海通过事件营销在短时间内便迅速占领了消费者心智。

第四组同学的调研地点是最远的沙塘镇,同学代表本人是个“金嗓子”迷,吃了21年的金嗓子。他表示在金嗓子看到了企业的根和魂,这是值得很多企业学习的地方。建议方面,他提出可以利用定位和粉丝两个方法论,占领“用嗓密集地”。“粉丝就是高势能用户,可以给粉丝多一些产品应用的体验和乐趣,带给消费者更多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公关传播方面,他建议聚焦“嗓子不舒服”“江佩珍”。渠道方面,他认为近年来药超商超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建议金嗓子可以创新一些应用渠道。

 

图:江佩珍认真听取同学建议

最后两组同学同样分享了自己的调研走访结果,对金嗓子的优势、特性和形象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金嗓子在产品、价格、包装、公关、广告、陈列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五组同学提出一个观点:“对于金嗓子的竞争对手,我们不需要干掉它,只要卖的比它多就好。渠道方面可以开拓一些特通渠道,如KTV等”。第六组同学重新界定了金嗓子的源点人群,他们认为“说话多的人是高势能人群”。

“擂台赛”长达三个多小时,江佩珍全程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汇总报告,对每个小组的建议都虚心接纳并表示感谢,邀约所有同学共同见证金嗓子下一个30年的再次腾飞。江佩珍表示:“这次同学会我记住了所有同学对金嗓子的爱。同学们给我提出了最宝贵的意见,我会把贴心的话放在心里,变成行动,一定把第三次腾飞做好。”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