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过敏月要来了注意,飞絮中有小虫子系谣传

21.05.2015  16:15

  江南时报讯(记者王梦然实习生申乃月)昨天,网友“大头链球”在网上发帖,称早晨走出楼洞,着实吓了一跳:南京下雪了吗?从他发布的照片看,整条道路都被一层白色给覆盖,路旁的车辆上也是一层白色,与冬天的积雪非常相似,拿起来看就像棉花,但里面还有小小的颗粒物。

  “大头链球”拍摄“下雪”的地点是南京天地新城小区,“罪魁祸首”就是小区内种植的杨树——杨树开始飘杨絮了。保洁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杨絮从两三周前就有了,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打扫一次。

  但这样似乎也不能解决问题,不少居民叫苦连连。不时有戴着口罩、打着伞或是用手捂着嘴鼻的居民路过。一位戴着口罩的大妈告诉记者:“我孙子特别容易过敏,每次出门戴着口罩都不行,这几天都起疹子了。

  不过,大家担心的不是这些飞絮,而是伴随着飞絮而来的过敏症状。南林大林学院研究杨树育种的潘惠新教授表示,这些飞絮是由雌性杨树产生的,确实很容易过敏。杨絮一般从5月20日出现,到6月20日左右才能结束。这一个月时间,南京都将进入最强过敏季。

  近日,微信朋友圈上流传着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称今年南京的飞絮并不单单是杨絮和柳絮,而是一种叫“榆四脉绵蚜”的活物小虫子,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也不免有所担心。

  “榆四脉绵蚜”其实就是一种白色的蚜虫,是一种小昆虫,跟杨絮是两码事。初夏时,这种小昆虫在小区内会出现很多,但并不是植物引起的,因为看上去是白色的,很容易和飞絮混淆。

  专家表示,今年不同于去年,空气中飘的大多真是飞絮,市民不用过多担心。虽然飞絮里确实容易夹带小虫,引发更为严重的过敏,但今年的飘絮呈棉花状,可以很好地辨认出它就是杨絮。至于杨絮上面米黄色的小颗粒,专家表示:“那是杨树的种子,通过飞絮来传播,也可能会引起眼鼻不舒服,但一般可以戴口罩避免。

编辑: 燕志华、王瑶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