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如何留住年味?街道居民有话说

17.02.2015  11:48

廿四送灶,廿五发酵……”近日,靖城街道团结路社区的宣传栏旁,围满了社区的老老少少。原来,社区居委会刚刚在这里贴出了“春节的习俗”,号召社区居民勿忘年俗。春节发展到今天,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有了怎样的变化?记忆中那些值得珍视的东西是否也在悄悄溜走?如何留住“年味”?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街道部分村、社区居民。

 

团结路社区居民刘文兴:传统年俗不能丢

 

我们个歇辰光啊,这肖年俗走是要坚持个,现在哦,很多宁哦走不晓得了……”刘文兴是社区德高望重的老人。平日里,他看到不少小朋友看得懵懵懂懂,就上前解释起来,什么叫“甜嘴”,什么叫“团圆”,为什么会有这些习俗,这些难理解的问题,被老人一解释,大伙儿豁然开朗。春节里包含了很多东西,到现在人们依然保留放鞭炮、大扫除、吃年糕等传统习俗。变化也是有的,也有一些习俗现在已经逐渐消失了。刘文兴认为,靖江是一座有文化的江边小城,年俗韵味自古浓厚。年轻人、孩子们也不应该忘掉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江华社区居民陈敏:春节不能简单吃吃喝喝

 

春节不是一个简单的吃吃喝喝、游戏玩耍的娱乐日。由于对传统节日及民俗没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把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步步推向娱乐化、平庸化,大众的参与也变得简单化、粗糙化,这样的“”又怎么能过得有味呢?传统的春节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特定的文化空间活动,它涉及到信仰、伦理、情感、文化方式等人性的方方面面,由大众的广泛参与来完成。

 

羊港社区90后居民陈丹:年俗可以不一样,情结却不应改变

 

对于80后、90后而言,春节越来越成为精神节日。近年来,不少人离家越来越远,进城打工,出国留学,异地工作……与家人聚少离多,回家团圆就成为人们对过年的期盼。过年就是团圆。每到年关,亿万人赶着回老家过年的春运情景令人感慨不已,这说明,春节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随着社会的变迁,年俗也发生了许多改变。虽然年俗形式内容有变化,但满含的情怀和寄予的美好期盼却是一样。

 

团结路社区党总支书记范向红:社区在营造“年味”上要有所作为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今年社区举办年俗学习活动,通过张贴年俗宣传资料,让社区居民了解靖江本土过年的风俗,尤其是让孩子们懂得年俗背后的故事,尊重传统文化。这对丰富社区文化甚至是靖江城市文化都意义非凡。

 

虹茂社区居民毛兰芳:鞭炮烟花不能全面禁止

 

现在大城市的很多单位和街道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虽然从安全和卫生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但是却减少了“年味”。能否由政府组织安排在除夕之夜放烟花,增加节日的色彩?或者划定专门的区域给市民放烟花爆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加年味。

 

渔婆社区居民:增加年味要与时俱进

 

增加都市年味,关键是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可以鼓励民间尽量保留过年的细节,同时,从政府的角度讲,一要重视,二要加强策划。此外,过年时每天哪里有什么活动,媒体应该发通告,将信息广泛传播,避免沟通不畅影响人们的文化消费。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