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1个义务教育未达"国标"县区逐一"过堂"

19.12.2014  12:25

  18日,省政府举行部分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11个未达“国标”的县区及3个下滑区市在会上逐一“过堂”,原本已跻身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标行列的云龙区、兴化市和大丰市,因为均衡程度有所下滑也被要求在会上汇报“改进”情况。副省长曹卫星对相关县区一一指名道姓点出存在问题,督促各地加油,“2015年上半年,全省所有县市区要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一个县也不允许掉队。

  截至今年4月中旬,全省已有89个县市区通过“国检”,但仍有盐城市的亭湖区、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宿迁市的宿豫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连云港市的海州区,扬州市广陵区共11个县区尚未通过国家督导认定,离在全国首先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可谓只差“最后一公里”。今年7月24日,省政府专门召开11个县区主要负责人会议,这些县区的负责人们当场与省政府签定了不拖全省“后腿”责任状。

  5个多月过去了,11个县区对照“国标”缩小差距实际进展如何?

  “2013年底,原新浦区已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验收,今年区划调整后,原海州区并进来,新海州区被省政府纳入督导考核范围,我区又追加投入6100万元,新建校舍1.45万平方米,加固校舍1.1万平方米……目前,全区办学条件达省标准化要求。”海州区区长单晓敏第一个汇报。

  “今年我县投入6.2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建设,这相当于响水过去10年教育投入的总和。”响水县县长崔爱国说。

  “今年,我区全面推广教师轮岗交流,强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城区所有小学一年级教师交流比例达50%,公办小学实现了‘零择校’。”扬州市广陵区副区长王涛说。

  “因为下滑而汇报,真感到忐忑。”云龙区委副书记王晓松在汇报中坦言。

  听完汇报,曹卫星肯定了各地所作的努力,随即话锋一转,指名道姓指出存在问题,有的县被多次点名:

  “从最近督查结果看,一些地区离国家督导认定标准还有不小差距。硬件方面,11个县区的部分新建改扩建校舍、塑胶运动场工程、教育技术装备采购等工作,由于资金落实不到位、统筹协调力度不够等原因一拖再拖,严重影响均衡发展差异系数,其中响水尚有10多个改扩建项目仍未开工。

  “滨海、泗洪两个县连续两年未达到‘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法定要求,响水、阜宁、建湖、泗阳4个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还有所下降。

  “软件方面,11个县区的音乐、体育、美术、历史、地理、生物教师普遍不足,阜宁、泗阳均缺100人以上。沭阳13所学校没有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专任教师,9所学校没有音乐专任教师,6所学校没有美术和体育专任教师。

  “少数县尚未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骨干教师集中在少数热点学校、重点学校。比如沭阳有两所小学的骨干教师占比均超1/4,两所初中的骨干教师占比均达1/3,而其他很多学校骨干教师极少甚至没有。

  曹卫星还直指“班额超标”问题:“11个县区的县城和中心集镇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超大学校、超大班额现象,滨海、响水、射阳、沭阳、泗阳、亭湖等地个别学校平均班额超过60人甚至达70多人。

  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解释说,班额大会导致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运动场面积和生均拥有计算机、图书、仪器设备等存在差距。以泗阳为例,该县有10所学校生均占地、生均校舍均不达标,影响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质量。

  “省财政安排的5.8亿元专项资金是帮助各地确保通过国家督导认定的,如果哪个地方不能按期完成,将在以后年度通过多种方式全额扣回补助资金,并取消下一年市县落实教育经费保障主体责任综合奖补申报资格。”省财政厅副厅长徐宁表示。

  针对上述种种差距,省政府要求11个县区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补齐“短板”,确保明年上半年如期通过国家督导认定,不拖全省后腿。“下滑的3个地区要立查立改,即缺即补。”  (蒋廷玉)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