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仪边界调委会“跨界联合”打造平安边界(图)

04.01.2017  08:33

 

近日,六合-仪征边界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2016年度例会在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举办。12年来,六仪边界调委会共联合调处各类跨界矛盾纠纷134件,接边村组调解组织共调处跨界纠纷221件,有力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联防联调网络。12年来,在两地的有力协调下,边界地区调委会各项工作实现常态化开展。毗邻街镇实行轮流主管制,每年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经验交流会,调委会组成人员每年定期调整一次,接边地区成员街镇、村组有关领导、调解员联络方式实时有效。各成员街镇全部组建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边界地区建立村组纠纷信息员队伍,从调解职能上深化,从调解队伍上加强,从纠纷信息上沟通,确保边界地区联防联调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优化运行机制,规范联防联调工作。两地坚持“通力协作、紧密配合、互通信息、方便工作”的原则,积极探索联防联调工作机制。成员街镇普遍建立矛盾纠纷网格化预警体系,按村居、村民小组、居民小区等为对象划分网格单元,确定了调解员、信息员。通过召开边界地区村组民调主任和治调信息员会议,对村组存在的跨界矛盾纠纷隐患进行流动排查,对排查出隐患及时上报司法所,确保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成员街镇对涉及两地的各类重大复杂矛盾,在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利用六仪联调会,联合或邀请相关司法所、村居调委会共同进行调处,避免矛盾激化。

三是深化创建活动,抓好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接边地区村居调委会普遍按照《人民调解法》要求,调整充实了调委会组成人员,落实了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设施。在业务能力建设上,加强对村居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年均培训调解员3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能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两地调解组织均规范了矛盾纠纷申请→受理→调查→调解→达成协议→履行→回访→立卷归档等业务流程,既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又大大提高了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四是注重普法宣传,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两地成员街镇创新工作载体,着力加强接边地区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毗邻街镇加强合作,由司法所牵头,通过在边贸集市设咨询台、在村居设法制书屋、远程教育终端和法治文艺巡演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12年来,两地接边村镇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5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到1.2万多人次,有效提升了边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