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变造血,季市镇曙光村有了内生动力

08.08.2018  17:33

这几天,在季市镇曙光村稻鸭共作模式生态田里,一大群鸭子游来游去,引人注目。这群鸭子是农田的守卫者,承担着为水稻捉虫、除草的重任。

 

去年开始,我们村试种了50亩稻鸭共作生态田,曙光村村干自掏腰包,成立家庭农场。田里总共养了近千只鸭子,鸭子把杂草吃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这些水稻全部不使用农药,是真正的无公害。”曙光村党支部书记张红卫介绍。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每亩地大米只卖2.5元/斤,而这无公害的大米味道可口,能卖到6元/斤,比传统水稻口感更好。试验田亩收益能达到5000元,一亩田收益多了近3000元。

 

曙光村村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除了每年领取流转费外,不少村民还应聘到家庭农场打工,每天可增加60元收入。

 

曙光村稻鸭共作模式生态田得以实施,离不开市粮食局的帮扶。2015年,市粮食局挂钩扶贫曙光村,为曙光村“量身打造”扶贫计划,除了出资重修村内道路,改善村容村貌外,还因地制宜为曙光村打造脱贫项目,“输血”变“造血”。

 

曙光村村部内原有一些闲置空间,市粮食局建议曙光村改造成芽苗菜工坊,并支持曙光村5万元,购置无土栽培设施、智能催芽机等。芽苗菜工坊建成后,被一个合作社租用,培育豌豆苗等芽苗菜。闲置资产被盘活,为曙光村增加了集体收入。

 

原先,由于缺少资金,村里的农机合作社一直没有“开张”。市粮食局知晓后,主动出资为村里添置了两台插秧机。去年夏种时节,水稻机插秧服务启动了。张红卫介绍,今年,光插秧服务就能增加集体收入三万元左右。预计曙光村今年的集体收入能达到近十万元,较原先的两万元集体收入翻了好几番。

 

去年7月,经市粮食局牵线搭桥,曙光村与新桥镇三太村跨区域结对。三太村为曙光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曙光村农产品销售出了不少力,帮助曙光村共同发展。

 

贫困村要脱贫,要靠产业发展。只有运作好扶贫资金,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让贫困村和贫困户积累起自我发展的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曙光村一定能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张红卫说。

斜桥镇建起2个稻鸭复合种养基地
今年以来,斜桥镇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