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均辉定位咨询分析:海外市场或成酷派的救命稻草

22.09.2017  15:41

    近日,随着有关酷派CEO刘江峰离职的报道,引发大众对酷派未来发展的猜想。此前易方达基金发布的公告,对“酷派集团”按照0.11港元进行估值,此举意味着酷派的估值缩水84.72%。唯一操盘过两家跨国企业、具有国际视野的定位落地专家顾均辉认为,酷派集团曾因聚焦产品研发以及运营商的渠道优势获得成功,而如今其已沦为行业跟随者,酷派必须要找到自身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占领“小山头”,方能缓解如今的窘状。


图:定位落地专家顾均辉


    早期,酷派的成功得益于两方面。一方面,酷派大笔投资技术研究,聚焦产品研发,在2005年推出全球首款CDMA/GSM双模双待智能手机酷派728。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批手机厂家中,中科健、南方高科、康佳等在国际品牌反击下2005年开始大溃败、甚至倒闭,而酷派手机却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创新力在2005年逐渐站稳脚跟。对此,中国定位最火培训名师顾均辉认为,酷派通过聚焦技术创新,将自身产品性能和质量打造成了行业第一,因而能够在首批国产手机厂家中突出重围,成功进入消费者心智。

    另一方面,酷派的渠道主力为运营商渠道,依靠运营商补贴,酷派实惠的手机售价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为自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中国手机市场从最初的功能机转向智能机的过渡期,酷派凭借联合电信运营商推出合约机、定制机,以及自身的技术优势,甚至一度跻身国内手机份额前三。然而,自2014年起,电信运营商按照国资委要求相继调低终端补贴——三年之内大幅削减20%左右的销售和营销成本,并降低定制机、合约机的补贴力度,酷派过分依赖运营商补贴的弊端逐渐显现。 

    此外,酷派集团自身披露的营业情况显示,截至7月31日,酷派集团2017年收入约为港币27.16亿元,同比下滑约52%,公司预计经营亏损会扩大到6亿~8亿港元之间,相比去年同期经营亏损港币1.628亿元。同时,近年来随着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等手机品牌的迅速发展,处于行业跟随者的酷派,优势早已不在。

    谈及酷派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和营业额下降的情况,中国定位落地专家顾均辉指出,作为行业跟随者的酷派,想在手机市场再度争取到一席之地,需要找到新的市场空位,依靠差异化抢占市场。例如,在那些竞争不如中国激烈、智能机发展相对落后的海外市场——印度、东南亚、南美等地区,还存在许多机会。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