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轻若重的伟大公仆—谈谈周恩来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

04.03.2015  17:16

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纪念日,谨以此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

举轻若重的伟大公仆

——学习周恩来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

李洪峰

周恩来一生信念如一、操守如一、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学习周恩来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对于全党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根本上说,周恩来高超的领导艺术和优良的领导作风,与他坚定的信念分不开。他一生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坚定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的信念不动摇,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动摇。信念的光辉照亮了他的一生。与他伟大的奉献分不开,他70余年如一日,26年如一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经常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工作,精力充沛,从来不知道疲倦。与他深厚的修养分不开,他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与多方面知识修养,集东西方智慧于一身,而且一生不停顿地学习,一生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生坚持行重于言。更与他高尚的品德分不开,他对人民、对国家、对领袖始终忠心耿耿,越是在艰苦环境下,越是在危难局面下,越是在重大转折关头,他的大智慧和浩然正气越是充分显现。纵观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前进,是贯穿其中鲜明的主线。周恩来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治党治国治军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财富。

周恩来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一、举轻若重,广大精微

周恩来日理万机,是举轻若重的大师。郭沫若称赞周恩来“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如电火行空”。周恩来为了让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把大量精力放在处理具体事务、具体问题上。有一次,一位曾经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问周恩来为什么这样做?周恩来严肃地说,你怎么也讲这个话?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具体的事,总要有人去管它的。我多管些这类事,就可以让毛主席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一些更大的问题。周恩来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的总管家,是政务最繁忙的人,但他游刃有余,举轻若重,无论是复杂问题,还是简单问题,都处理得自然流畅,井井有条,节奏分明,有声有色。中国有一句古语:“致广大而尽精微。”周恩来具有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博大襟怀,他的格局是广大的。他一生又养成了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严谨作风,他轻中见重,以轻济重;小中见大,以尽精微而致广大。

以周恩来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解决粮食问题为例。根据周恩来工作台历的记载,从1960年6月至1962年9月,两年零四个月里,周恩来关于粮食问题的谈话就达115次。其中1960年下半年19次,1961年51次,1962年45次。他及时审阅粮食报表,精心计算粮食安排,多次出京调查粮食情况,解决粮食调拨问题。从周恩来办公室退给粮食部办公厅,现仍保存的32张报表中,周恩来的笔迹有994处之多。例如在《1962年至1963年度粮食包产产量和征购的估算》这张表上,周恩来用红蓝铅笔作标记145处,调整和修改数字40处,在表格边上进行计算6处,批注数字70处,批注文字7处,整个表格密密麻麻地留下了周恩来的手迹。这些报表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周恩来极端负责精神的生动见证,也是周恩来举轻若重领导风格的生动体现。

周恩来的举轻若重,贯穿了他的一生,既体现在他处理纷纭变幻的外交工作上,也体现在他处理繁重艰巨的国内事务上;既体现在他处理中美、中苏、中日等大国关系和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等重大国际事件上,也体现在处理周边关系的棘手问题上;既体现在处理三年经济困难调整、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等重大经济、政治、军事问题上,也体现在处理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上。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崇高威望和历史功绩,既得益于毛泽东的删繁就简、举重若轻、高瞻远瞩、战略运筹;也得益于周恩来的事无巨细、举轻若重、殚精竭虑、夙夜在公。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几代中国人,周恩来作风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中国不能没有毛泽东,也不能没有周恩来。毛泽东举重若轻的战略决策,为周恩来举轻若重的具体落实,解决和处理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创造了根本前提和条件;周恩来举轻若重的具体落实,则为毛泽东举重若轻的战略决策,排除了琐碎事务的具体干扰。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这样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两者之间的互相补充、互相依存关系也是这样明显。对于一个领导集体来说,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相结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最佳组合。

二、求真务实,以诚持国

周恩来在1962年2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把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独具特色地阐发为四条方法论原则:“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他主张讲真话,即使是讲“过了火”的真话也要听。唐代皇帝李世民,能听魏征的反对意见,“兼听则明”,把唐朝搞得兴盛起来。他认为,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尚且如此,何况共产党的同志之间,就更应该能说真话、听真话。正因为如此,他在总结我们党领导建设的经验时,指明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是要对党的最高决策机构说真话。他这一思想和要求,对困难时期了解实情、做出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自己也以“兼听则明”、能听不同意见而著称。

1961年5月,周恩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总结十年来的建设经验时,专门提出要解决思想方法问题。在他提到的六条思想方法中,有五条涉及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超越实际的问题。其中指出:不断革命论必须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不能超越革命发展阶段;主观能动性必须与客观可能性相统一,不能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甚至蛮干,对客观可能性估计不足,结果破坏了生产力;革命热情必须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不能以感想代替政策;在实施理论和思想时,不能与现实脱节;必须认识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周恩来在各种实践中,尤其在指导实际部门的工作时,极其注意提倡摸索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周恩来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在内政外交事务中,周恩来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及其对事实的准确把握,都令人叹服。他经常召集各部门的负责人开会,每次会前他不仅仔细地阅读有关文件和材料,而且对文件和材料中提到的问题都作了认真的考虑。在开会时,他从不急于做结论,而总是先问情况并提问题,且对不了解实情、不掌握具体事实的干部进行批评。同时,他不满足于书面材料和听取汇报,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向来自实际、来自基层的同志了解情况。在外交活动中,他事先对对方的情况,对谈判所涉及的材料的历史、过程和现状了如指掌,以充分的事实作论点的根据。

周恩来一生会见外宾逾千人,一生全方位、多层次地结交了无数“畏友”、“诤友”,周恩来成为人们心中最受尊敬和最受信任的共产党人。为什么呢?根本在一个诚字。周恩来以诚待人,以诚持国。大至国家关系,小至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周恩来的诚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周恩来在朋友中起核心领导作用,但他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朋友们都把他看作引路人和知音,对他无比信任。著名工商界领袖胡子昂是周恩来在抗战时期结交的一位朋友。胡子昂说:“各方面人士一和他接触就敬服他——他和工商界接触,开一次会,谈一次话,都令人感动,令人流泪。”他说:“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许多朋友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951年9月29日,周恩来在北京大学作《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不是空泛地讲道理,而是首先从自己讲起,他说:“讲到改造问题,我想还是先从自己讲起。我中学毕业后,名义上进了大学一年级,但是正赶上五四运动,没有好好读书。我也到过日本、法国、德国,所谓留过学,但是从来没有进过这些国家的大学之门。所以,我是一个中等知识分子。今天在你们这些大知识分子、大学同学面前讲话,还有一点恐慌呢。”他接着说:“拿我个人来说,参加五四运动以来,已经三十多年了,也是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改造。也许有的同志会说:你现在担任了政府的领导,还要学习和改造吗?是的,我还要学习和改造。因为我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没有明白的道理也很多,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认识,这样才能够进步。三十年来,我尽管参加了革命,也在某些时候和某些部门做了一些负责的工作,但也犯过很多错误,栽过筋斗,碰过钉子。”如此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讲话,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广大与会者,也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广大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