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陈光:我有做科研的“一根筋”

22.01.2017  19:08

        新华网南京1月21日电(魏薇 刘洪亮)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凭借“新型合金材料受控非平衡凝固技术及应用”项目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新型航空航天材料TiAl合金方面取得重大跨越性突破,相关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2015年最新影响因子38.891),并配发专题述评;他获得中国发明协会第九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他荣获第十二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当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他将这些荣誉收入囊中。他,就是南京理工大学材料评价与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属纳米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陈光教授。

        “灵感基于长期的积累

        每个有实用价值的重大成果一定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潜心研究,也一定付出了很多心血。即使是灵感,也是基于长期的积累。

        就拿刚刚获得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新型合金材料受控非平衡凝固技术及应用”项目来说,从1999年进入南理工之后,陈光就开始了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经过了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团队终有所成。他们从凝固与结晶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基于非平衡效应调控凝固过程的新思路,发明了在液固两相区调控先析出相形貌尺度的方法和半固态快冷顺序凝固新技术(SSPS),攻克了动力学快冷非平衡凝固组织性能均匀、无缺陷的材料制备难题,实现了从平衡到极端非平衡凝固组织的控制及内生复合。

        以β相凝固TiAl合金片层取向控制理论研究为例,团队大概连续花费了3年的时间。在这3年的时间里,每周都要组织1—3次全组人员集中研讨这一问题。团队连续花费3年时间,无论是做哪个具体课题研究的组员,每周都要集中开展1—3次反复研讨、持续攻关的问题。提出构想,又被不断地推翻否定。期间到底提出过多少个构想,他们如今已经记不起来了。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在2016年8月Nature Materials封面论文发表,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科学研究要有‘一根筋’精神。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的首届大学生,陈光教授的本科专业就是“铸造”,学位论文就是《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熔炼工艺与铸造性能研究》。此后几十年的学习和研究,他始终围绕着“铸造”与“凝固”开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师从傅恒志院士,从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定向凝固与熔体热处理研究。从那时起,在导师的指导下,与课题组老师和师兄弟们一起,真正理解并学会了定向凝固技术,为自己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光认为,不论是研究者个人还是团队,都应该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有胸襟、有境界,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要不忘初心,排除干扰、淡泊名利。陈光教授说,对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的科研人员,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营造宽松、自由、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

        “对科研人员过于功利、简单数数的计“工分”式考核,在改革开放之初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发展到今天,已经弊大于利。”陈光认为,“工分考核”显然不利于高水平原创标志性重大成果的产生,客观上反倒成为催生浮躁,甚至导致抢发论文、一稿多投、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助推器。职称、奖金本身就是名利,人们很容易受其诱惑干扰而放弃科研理想和目标、忘记初心,变成为论文数量而奋斗,这就不利于产生原创性重大标志性成果了。如果以团队进行考核,相对就会好多了,因为团队讲求分工协作,绝不容许任何人把别人的成果擅自拿去做研究、发论文、领奖金。团队负责人知道谁的贡献大、谁更刻苦努力、谁更有发展潜力,绝不单纯看谁的论文多。但不论研究者还是团队都要排除一切干扰,不为任何名利所动,甚至牺牲眼前利益,“一根筋”到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的兴奋点永远在前方

        1月9日,南京理工大学举办了欢迎王泽山院士、陈光教授从北京载誉归来的仪式,主持人让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的即兴感言真诚、充满激情、信心和感染力。他表达了对今后要“比现在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决心,也更多地描绘了他自己心中那个“在前方”的更高远的新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陈光作为一名学术人,没有止步在现有的成绩与荣耀面前,他正带领着他的团队,乘风破浪,朝着新的更加辉煌的成绩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