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酒勾兑“变身”高端名酒 江苏如皋警方查获假酒3000余瓶

22.04.2015  20:33

  中国江苏网4月22日讯(通讯员 李孝文 张哲 记者 杨丽)用回收来的空酒瓶自行勾兑白酒,摇身一变成了市场上热销的蓝色经典系列白酒。近日,如皋市公安局组织郭园派出所会同当地工商部门,查获一假酒窝点,并顺藤摸瓜赶到宿迁,将生产“上线”一举端掉。

  农家小院堆放高档白酒意外遭遇“自投罗网”

  3月10日,如皋市公安局郭园派出所获得一条线索:辖区村民石某家中有一批洋河蓝色经典,可能是假酒。民警前往调查后发现,这批白酒有些异常,有的包装完好,有的只有包装箱,却没有单瓶的包装盒。当民警问及这批白酒的来源时,石某反映,是他九华镇的一个亲戚薛某寄存在他家的。为了确认这些酒的真伪,警方一方面派人盯住存酒的仓库,一方面联系工商部门进行甄别。

  当晚,布置在石某家周围的民警意外地发现,九华中心派出所民警带着存放人薛某和另外两人来到了石某家中。薛某称要把这批酒取走。

  正准备查找酒的来源,便遇上薛某“自投罗网”。现场突发的情况让蹲守民警始料未及。这批酒一旦被转移,其真伪就难以辨别。如果是假酒,流入社会将侵害消费者身心健康,后果不堪设想。蹲守民警当机立断,果断采取行动,控制了前来取酒的薛某等人,并组织人员前往囤酒地点进行查验。经工商人员鉴别,这批洋河蓝色经典确为假冒商品。让民警意外的是,白酒的持有人并不是薛某,而是和他一同前来取酒的周某和吴某。

  一场经济纠纷引发“找酒”闹剧

  原来薛某与周某之间有3万元的债务。去年年底,周某制假后,决定将假酒先存放在薛某处。周某说自己会支付租金,但薛某也必须按期还清先前所欠的三万元。眼看还债期间已过,但薛某并未还钱。于是周某带领人上门讨债,过程中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

  薛某觉得自己吃了亏,心里十分不满。于是连夜将周某存放的200多箱洋河蓝色经典转移到亲戚石某家。薛某和石某并不知道这批酒是假冒商品,把这批酒藏起来,也是为了让周某能宽限还款期限。

  3月10日,周某和合伙人吴某到薛某处拿货时,发现先前存放的酒不见了,于是双方再次发生矛盾。为了要回自己的酒,周某报了警。在九华中心派出所处警民警的调解下,薛某答应把酒还给周某。于是他带着民警及周某、吴某来到石某家。谁知,不但没能拿走这批酒,反倒被蹲守的郭园派出所、经侦大队民警和工商人员逮了个正着。

  追求高额利润制造假酒触犯法律

  同为“80”后的周某、吴某都是如皋市长江镇村民。2012年,维修手机的周某与经营香烟的吴某结识。两人十分投缘,不仅成为了朋友,还合伙做起了酒生意。为了打开酒类市场,两人多次外出考察,申请名酒代理销售。

  但考察后,两人发现干正当酒类代理销售利润并不如想象中大。2014年年底,两人认识了专门制造假酒的宿迁籍男子袁某。袁某向他们介绍,市面上正常销售的三百元左右的天之蓝,在他这里成本价仅有八十元左右,利润能达到成本的2-3倍。更让两人吃惊的是,袁某说自己能够提供整个蓝色经典系列的白酒,包括海之蓝、天之蓝、梦3、梦6、甚至梦9等高端系列。

  回到如皋,两人盘算了好几天,虽然明知道这是犯法的勾当,但出于高额利润的诱惑,他们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准备发一笔横财。就这样,两人与袁某取得了联系,经协商,由袁某带工人及散装酒、酒瓶和包装等材料,到如皋制造假酒。今年1-2月,袁某先后四次来到如皋周某提供的场所,非法灌装假冒蓝色经典系列白酒。包装好的并在多个关系人处存放,其中一个存放地点就是薛某的住处。

  高端名酒竟是出自农民之手

  根据周某、吴某的交代,民警对立即赶赴宿迁抓捕上家袁某等人。在当地警方配合下,3月21日,侦查员在宿迁市宿城区洋河镇将袁某等人抓获。

  袁某今年47岁,是洋河镇的普通农民。从周围朋友处了解到假酒制作后,便开始回收洋河系列白酒瓶和包装盒。然后买来封盖机和包装机,进行统一包装翻新、灌装白酒。被警方抓获后,他交代了勾兑假酒的过程,他用低价劣质白酒,灌装进高档白酒瓶,为了在口感上更加逼真,他还用其他类型的白酒,和在一起进行勾兑。

  经过进一步审查深挖,如皋警方查扣了另外3个假酒存放窝点,查获假洋河蓝色经典系列白酒600余箱,共计3000余瓶。目前,周某、吴某、袁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