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国标广场舞?南京大妈:特色不能丢

25.03.2015  09:06

  大妈在跳莲湘舞。记者高爱平摄

  国家体育总局将在全国推出由专家创编、适合不同人群、编排科学合理、简单易学的12套广场健身操舞优秀作品,并进行推广和培训,其中就包括群众耳熟能详的《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消息传出,南京广场舞大妈们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广场舞终于正规化了,担忧的是自己跳了5-6年的广场舞,会不会因为要统一规范而放弃原有特色。

  因人而异动作有快有慢

  邓阿姨是在子女鼓励下参加广场舞队伍的,因为入行较晚,现在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我们跳的是佳木斯舞,就几个动作,像做操一样。”邓阿姨告诉记者,年轻时候自己曾在镇上的宣传队干过,有一定的舞台基础,但因为来自农村,一开始跟周边邻居不太熟,不太愿意走出家门,随着人头熟络,她越来越爱广场舞了,只要有空就走出家门,参与其中。

  广场舞的曲目繁多、舞步各异,想要熟练掌握确实要费一番功夫。仇阿姨告诉记者,他们每个晚上要跳一个半小时,“如果教新舞,时间还会更长。我们队伍有时候会分成两队,接受能力强的,直接上新舞;接受能力稍微差点的,就一个一个分解动作练。

  记者在石头城公园里也看到,各支广场舞队伍跳的曲目有的委婉低沉,有的激昂高亢,舞步自然也是有快有慢。

  推广是好事,特色不能丢

  仇阿姨的队伍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不少有自己特色的曲目和舞步,“之前我们参加过鼓楼区组织的广场舞比赛,我们改编的《红梅赞》还拿到了第二名,评委也认为我们的动作编排有特色”。

  杨阿姨也告诉记者,国家层面要推广广场舞,请专家编排一些简单易学的动作确实很有必要,“但是如果今后要求大家千篇一律跳一个动作,就有点过了。”杨阿姨说,跳广场舞就是自由,无拘无束,“有的人跳得好,我们鼓掌,有的人跳得东倒西歪,我们也不能嘲讽,大家愉快就行。

  据记者了解,虽然现在活跃在大小广场上的广场舞队伍,很多曲目、动作都是从网络上学来,但其中也有部分是大家在长期的练习中创新所得,而且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比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不少社区大妈跳的莲湘舞,就是极具特色的广场舞,已经被栖霞区评为“区级非遗”项目,而且正在申报“市级非遗”。

  省体育局群体处

  有规定有自选,不会扼杀特色

  作为全国广场舞教练员、培训员的首个试点省份,江苏拥有先行先试的东道主优势,“在总局推出12套广场舞后,我们会按照计划进行推广,在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大家练习之后,我们会组织全省范围内的广场舞大赛。”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熊伟告诉记者,比赛会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部分,广大市民不必担心有特色的广场舞会遭到扼杀。

  “体育总局推出12套统一曲目、舞步的广场舞后,全国各地的教练员、培训员会集中到南京,统一接受培训,作为东道主,江苏肯定有优势,会率先推动广场舞大赛,让市民有展示自己的舞台。”熊伟告诉记者,在培训之后,会留给大家一段时间用来练习、熟悉,“最多半年时间,我们会推出全省范围内的广场舞大赛,先从社区开始,然后街道,再到市级比赛,最后省里会组织总决赛。

  至于广大市民担忧的会不会因为国家层面的统一推广而扼杀部分极具特色的广场舞,熊伟表示不可能,“比赛会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个部分,规定动作肯定是从总局统一的12套广场舞中选取,自选动作大家可以拿出最具特色的来竞争。”记者仲永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