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路怒症”不是心理疾病 六招可缓解

17.05.2015  10:23

  最近,有关“路怒”的消息不绝于耳。

  引爆这个词的是“成都男司机暴打变道女司机”一事,此后,云南一奔驰车司机收费站插队被拒后,追出数里碾死老人;江苏徐州一宝马女司机变道撞上公交车后,竟喊人殴打公交司机;安徽亳州一骑电动车女子拐弯时险与一电动三轮车相撞,被暴打后上吊自杀。最新的一则新闻是,山东济南两名路怒车主斗气,女司机下车理论被拖行10米……

  “人人都是路怒族!”有人悲观地分析,路上汽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堵,心态越来越急躁,人也只会越来越愤怒。

  不过,也有人不这么看。有心理学家表示,堵车这一社会现象暂时无法解决,但急躁是可以缓解的,愤怒是可以淡化的,在自己无法调节情绪的时候,外界的干预,比如音乐、窗外的阳光,都能够缓解一些愤怒。

  又比如,从汽车收音机里传来的那些声音。

  实习生 吴胤喆 姚茜 温泉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 王颖菲 贾磊

  “心理按摩师

  邓煌:用柔软淡化愤怒

  每天上午6点到9点,当整个城市开始从沉睡中苏醒,邓煌都会在FM97.5的《阳光倾城》,为大家送上清晨的问候。接到这份问候的,大部分是汽车驾驶员,他们方向盘的前方,是不可避免的早高峰。

  堵车、急躁,毫无疑问,早高峰是路怒症的高发期。但邓煌正试图用一种柔软,淡化愤怒。

  邓煌说,几乎在每一期节目中,她都会跟听众说,要用柔软和快乐来淡化心中的愤怒。听听老歌,侃侃热门话题,说说故事,节目中邓煌变着花样来给听众送上一份好心情。邓煌也曾在节目中与听众一起讨论“路怒症”。在节目中,大家畅所欲言。很多司机都抱怨说,副驾驶上的人乱说话,其他车随意变道,乱扔东西,乱超车这样的情况,最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心情。邓煌说:“当你指出别人的不好,大家一起讨论,不好的情绪也会得到有效发泄。

  邓煌坦言,自己身边确实有路怒症的朋友。“我有个朋友的老公也是典型的路怒症患者。他平时待人很好,但是只要一开车,脾气就容易上来,好像有人跟他拼命似的。”邓煌说,对于身边的路怒症朋友,她都会好好地劝导,“不要拿别人的错误伤害自己,保持心情的愉悦,才能有效地控制情绪。

  节目中的邓煌总是用清新而温暖的声音来传递着幸福与活力。邓煌说,路怒、易激怒是常见的现代病,在节目中,自己能做的,就是用好的心态来影响大家。身边有个快乐的人,就可以帮助一些不好情绪的调整。而《阳光倾城》里的邓煌,正是这样的一个用快乐情绪感染大家的人。

  邓煌在节目中爱跟大家说些家长里短的事儿,爱分享怎么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她喜欢以“邓百科”自居,跟大家分享生活中的小健康、小百科,喜欢用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跟听众聊天。

  节目中的邓煌,像一个与大家相识已久的朋友,用她特有的阳光与快乐抚慰听众或是躁动不安,或是满腔怒火的情绪。

  节目中的正能量,来自邓煌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我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每天都会吸收满满的正能量。”她说,就算闻到路上的桂花香,也会立刻与大家分享。

  “我天生乐观,稍微有点儿没头脑。不记仇,不记烦恼,许多事情就像喝水,水刚开,下不了嘴,不妨放一放,降降温,更好喝。”即使生活上遇到了烦心的事儿,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排解烦闷的方法。“打岔,转移注意力可以很好地缓解心中的愤怒。”邓煌说 。

  “心理针灸师

  叶文:我开车是“包子型

  两年前,的哥老张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叶文的节目时,他挺吃惊的。这个女主持人在广播里说骂就骂,大声地训斥打进电话的听众“你为什么不离婚!”惊诧之余,老张还是被这个节目吸引了,从此,每天中午12点收听《叶文有话要说》成了他的习惯。

  在老张看来,这个女主持人“原则性强”,而且底气十足,自认站在正义的一方,敢说狠话,“用南京话说,不惯毛病,说骂就骂。我不能骂,听她骂骂也是很过瘾的。

  不少的哥的姐都有同感:听着节目里那些奇葩的情感故事,还有女主持人疾风暴雨般的点评,紧张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疏解。路上积累的怨气、怒气和不良情绪,似乎都随着叶文连珠炮式的发问发泄出去。

  对此,叶文倒是始料未及。“也许是我说出了听众心里想说但又表达不出来的话。这说明我们得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去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和能量,而通过我说的话,他们得到了宣泄。

  谈到最近发生的几起“路怒事件”,叶文有话要说,“就像我节目中常说的,你实在不能过了,你可以跟他离婚,但有一些事情你是不能做的,比如打人,你把人打坏了怎么办呢?法律是明令禁止的,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对不对?还有,交通规则也是硬杠,必须遵守。所以这个事情,女方有错,男方也有错。

  别看叶文在节目中非常强势,但她直言自己开车是“包子型”的,极少有“路怒”的症状。

  “我开车是哪种司机呢?我是那种在别人看来包子型的、最窝囊的司机,你要是挤我肯定给你让路,我是不生气的,如果谁需要过去的,我肯定让他先过去,然后我再走,跟别人起不了冲突。”叶文说。

  前两天,叶文就遇到了这么件事情。她开车到了一个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前面,当时别的车都开过去了,叶文还停在那儿,想等行人过去后她再走,这时后面的车就拼命地按喇叭。面对这个无理的行为,叶文没有理,事实上,等行人走完再走一点都不耽误,因为前面是一个红灯,等她开过去之后红灯也没变绿灯。后车超过去之后,司机就隔着车窗骂她,叶文照样没理他,继续往前开。

  “他要再说过分的话,我也不会开车窗,或者做什么,我就报警,我不会跟他生气。”叶文说,“为什么呢?之前网上有个名字叫‘拖延症’,现在又起个‘路怒症’,现在人怎么把自己的恶劣行为描述得那么好听啊?什么叫拖延症啊,不就是懒嘛,什么叫路怒症啊,不就是素质不好嘛。我为什么要像他一样没素质呢?

  每当这种时候,叶文有两个让自己息怒的小诀窍,她希望大家都试试。“第一,路上遇到什么事情让你感到不平衡的时候,你告诉自己,是他别我,他没有素质,难道我也没素质吗?我为什么一定要像他那样?就记住一句话:我跟他不一样。第二,深呼吸,让自己的膈肌和其他肌肉都放松。我希望所有的读者都能试试这两个小方法。

  作为一名经验老到的女司机,叶文也遇到过被男司机欺负的情况。“一看你是女司机,有的男的就欺负你,就别你,他欺负我,他别我,我就让他过,我不会因为让他过了一下车,我就损失我的自尊或者怎样,我该在车里唱歌还是在车里唱歌,只要我不着急。我着急的时候手法很好,谁也别不了我,我着急的时候,抢道是很厉害的,但这种时候很少。我着急的时候,他们甚至看不清这个司机是男是女我就过去了。”叶文笑说。

  叶文说,一个人的修养和风度在路上体现得是最明显的。“女人在驾驶方面的天赋确实是不如男人,很少有特别厉害的女司机,男司机礼让女司机也体现了风度和涵养。什么路怒症,就是修养不好。就像看到新手上路,有的人就会自觉地让他、包容他,而一些人就会欺负他,这些都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

  当然,在叶文看来,开车人的素质总体来说还是高的,“路怒”的毕竟是少数,近些年来,媒体的报道也放大了这一社会现象。只要大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就能避免这种症状。

  说学逗唱

  梁爽:我是“幽默文艺工作者

  对于南京的司机群体来说,如果称《阳光倾城》的邓煌是“心理按摩师”,《叶文有话要说》的叶文是“心理针灸师”,那么《开心方向盘》的梁爽应该算是“心理挠痒师”了。

  梁爽说,挠痒哪有师,他其实更喜欢被称作“幽默文艺工作者”。这个来自天津的幽默艺术推崇者从小在“相声坛子”里泡大。

  十多年前,他和另一位幽默文青——北京人程鸣相识于河海大学,志趣相投的二人毕业后一起进电台,一起拜师傅,一起开茶馆,到现在,已经是人称“牛哥”的南京城最有名的电台主持、相声演员和茶馆馆主之一。

  自2001年入行以来,梁爽先和程鸣策划制作了《欢乐正前方》,后于2004年改版并更名为现在的《开心方向盘》;在节目里说起相声之后仍觉不过瘾,2006年他又和程鸣创办了“蓄谋已久”的开心茶馆;二人又在2008年拜在了相声大师张永熙弟子李金鹏门下,正儿八经地“入了行”。

  说起节目,梁爽坦言,《开心方向盘》尽管是以相声的形式播出,但仍不能如茶馆表演一般表现出相声的全貌:“相声讲究声、台、形、表,而电台节目的说学逗唱全在一个‘声’字里,这是很要紧的区别。

  为了让电台节目更精彩,节目组会最大程度地进行内容创新,“现在大家每天接触的笑料很多,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搜集、创作出的素材二次加工,使之生活化、接地气。

  对于近来广受关注的“路怒族”,梁爽的态度是:“谁都会有不开心甚至愤怒的时候,但谁都不会拒绝令人高兴的事儿”,对他而言,做广播和讲相声就是为了“令人高兴”,“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能改善生活,我们创作广播和相声节目的思路就是——跳出自己思维的圈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关注大家关注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多替别人着想。

  谈起节目的“社会价值”,梁爽表示“谈不上这么高”,“就是通过广播途径和相声艺术,尽可能多地培养大家主动换位思考的生活态度,多体谅他人,放宽心态,让烦心事、闹心事少一些。

  耍宝卖萌

  大聪、薛子:就是要你一早高高兴兴

  对于每天一早赶着上班的开车人来说,大聪和薛子的名字不会陌生。自从2005年两人搭档主持的《欢乐点点》推出,这一节目立即在很短时间内成功抢占了竞争激烈的早高峰市场,至今,已走过整整10年。

  “从10年前,就定下了要做这么一档嘻嘻哈哈的娱乐节目。”今年34岁的大聪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跟薛子,两个人将中国传统相声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入广播节目里。互逗、互“”,加上和听众的密切互动,这档从周一到周五、7点到9点播出的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很多南京人的喜爱。

  简单来说,大聪、薛子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听众聊天。话题的设定,是两位主持人最用心的环节。“十年,几千个话题下来了,什么都聊过。”大聪说,他们聊天,很少谈实事,更多的是聊生活。话题的设计也有学问,不是去“评论”某件事,而是把每个话题当作一个“”,让听众往里面装内容。“筐不能太大,省得谈起来漫无边际,也不能太窄,否则节目没法呈现。最好的话题,是能让大家找到共鸣,说出每个人的故事。”比如刚过去的母亲节,两人和听众聊的话题是“母亲语录”,从“我妈经常说的那些话”背后,聊出“我妈和我之间”的故事。“每次节目下来,都能收到听众发的五六千条微信。

  大聪坦言,对于所有的听众,他和薛子只有一个想法——让他们一早高高兴兴的。“完全改变开车人的心情,未必能做到,”大聪说,“如果真碰上不愉快的事,就算听着郭德纲的相声,该吵还得吵。”但他也认为,自己的工作,至少能“影响他们的心情” 。

  “遇上堵车了,我们开开玩笑打打岔,让人心情没这么烦躁;有时直播时能看到路上有人打架,我们也会感叹两句,‘不认识的人,为开车打架真是太冤了,大可不必’。”这种半“调侃”而非“教育”的提醒,让不少开车人听得挺“顺耳”。“感觉和主持人很亲,像是街坊、朋友,所以他们说的话,也容易听得进去。”有老听众这样点评。

  然而对于另一些听众来说,这档节目的功效早已不仅限于“舒畅心情”,而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大聪说,前段时间,一位60多岁的大妈给他们发来微信,大意是小哥俩的节目听了很多年,很喜欢。她当天上午就要进手术室了,希望两人给她送份祝福。送祝福的事常有,大聪、薛子送完祝福,没有特别在意。直到之后两天,大妈又发来信息,说手术成功了。两人忍不住问了句,“大姐是因为什么病做手术?”对方回答,胃癌。大聪和薛子一看,瞬间感慨又感动,“很多时候看到这样的信息,就觉得我们每天的起早贪黑,都值了。

  挠痒解压

  秦岭:有智慧的人小“”大开心

  秦岭有个外号叫“秦大妈”,是南京FM102.4《小堵大开心》的主持人,同时他还在江苏城市频道主持《秦大妈说天气》,一向以心直口快,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

  谈到如何缓解路怒族的烦躁心理,秦岭表示,经常有车友发两车对峙的照片@他,“我就赶紧在广播里劝,啥事没有,犯得着打架吗, 打架还触犯刑法呢。

  秦岭很忙,这让他窝火,这其实跟“路怒症”很像。

  不过,秦岭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心态问题。事情多,档期满,不是发火的理由,出了问题要解决,要合理安排时间,堵的时间从别的地方补回来就行了。“你对生活上心,生活就还你笑脸,晓得吧,”他说道:“实在不行,你可以跟我一样叫一下代驾,再堵也跟你没关系,眼不见心不烦。

  但很多长时间在路上跑的老司机不是因为赶时间,发火就跟家常便饭一样,遇事就骂,容易引起口角。对此,秦岭深有体会:“我也是有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老司机看到有人别车,哪个不骂呢,我在广播里有时候就用南京话帮他们骂,提前用另一种语言方式帮他们发泄出来,他们的心里就舒服多了。

  “最怕就是碰到一些奇葩司机,堵车的情况下能撞护栏,说出来哪个能信呢?”秦岭抽着烟,笑着分享道。碰到这种情况,他表示真的没办法,现在的司机一堵车就拿着手机划来划去,连起码的交规都不遵守,出了事情别的车主能不闹吗?他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提醒大家遵守交规,同时更新路况,让车主尽量不往堵的路上开。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弹簧,区别只是它的极限有深有浅,我能做的只是给弹簧减减重,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才是解决的办法。”他弹弹烟灰如是说。

  专家说法

  心理学家:除了外界干预,你更要内心强大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张纯主任表示,“怒路症”其实不算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不同,他们对于社会压力的应对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人本身抗压能力就强,遇到问题还会通过钓鱼、爬山等方式宣泄。但那些本身承受能力差,或者缺乏宣泄压力渠道的职场人士,平时喜怒不形于色,实际内心充满愤怒、沮丧和挫败,压力聚集到一定程度,肯定会爆发,导致突然之间偏离了自身的常态。有的人一开车,就时不时会对着其他行车人又吼又叫,即所谓的“路怒症”。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这部分人群的压力宣泄渠道不畅通,导致“小刺激、大反应”。

  对于“路怒症”人群,张纯认为,他们发完脾气后,首先要有反思——是不是压力宣泄渠道不畅通、情绪调节出现了问题。如果意识到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缓解:

  1.优化环境。如果出现了职业倦怠,可以短时间离开一下,比如休个假,等调整好心情再去上班;

  2.把大愤怒分化为N个小情绪。很多人为人温文尔雅,同时自我要求高,一般不轻易和亲人朋友谈到工作中的压力与困难。实际上,他们可以随时抱怨问题,随时把不快的情绪宣泄出去,避免把小情绪越攒越大,最终突然爆发,伤及亲人和无辜旁人;

  3.兴奋点转移。寻找个爱好,如运动、摄影、旅游、音乐等,通过不同的人、事物、地方,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改善自己的状态;

  4.学会诉说。很多人、尤其是男性,不愿意把内心的情绪说出来,积聚久了甚至会导致暴力。如果这样,他们可以拨打一些免费的心理咨询电话,从专业的心理学家那里寻求帮助;

  5.展现真我。单位里,说话处处小心、怕得罪人,同时十分看重别人的评价,这实际都是自卑心理在作祟。然而微笑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真诚和善意才是为人处世的良方。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表露出来,才是最完美的人格;

  6.药补不如食补。用食物调整情绪是最好的办法。“路怒症”属于伴随抑郁的焦虑症,可以多食蔬菜等清淡食物。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跟着感觉走”,很多时候身体会自己发出信号,此时自己想吃哪方面的食物就多吃一点,相信对情绪的调节会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