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拼装店铺”出没靖江街头

27.04.2016  08:03

 

 

 

 

火锅店里卖鸭头,烧饼店门口炸鸡腿,这种路边摊混搭销售食品的现象已是不少见,不过,最近,记者走访中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店铺变身“拼装”风格,内衣店里卖起了保健品,减肥店、健身房摆放着各类服装,而服饰店则开始搭售家居饰品,“两店同铺”的现象越来越多。

 

混搭”风愈演愈烈

 

位于西河沿旁的一家内衣店里最近新增了一个展示柜,这个柜子展示的不是内衣,而是某知名品牌的保健品。店主陈女士告诉记者,这是这家保健品公司放在这里陈列的,摆放了一段时间后也有了一定的销售量。她分析,虽然看上去内衣和保健品完全不相关,其实两种产品面对的消费人群有不少是一致的。

 

不仅仅这一家,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如今不少实体店都开始了“混搭”风格。一些服装店如今不仅售卖各类男女服饰、童装、鞋袜、箱包,甚至还开辟出家居杂货区域,小到刀叉、杯具、碗碟筷子、茶具、花瓶、灯具、装饰,大到桌椅、沙发、茶几等,独具特色的家居产品,让消费者在购物时眼前一亮。

 

而与服装店相反的是,不少其他行业实体店开始卖起了服装。人民中路的一家茶座则在店堂里摆放了一排排的服装,一些店里的顾客会在喝茶之余挑选着最新款的衣服,挑到中意的就收入囊中,茶钱和服装钱一并结算。无独有偶,如今在一些减肥店和瑜伽会馆里,也有很多服装摆放在那儿。

 

应对电商冲击之举

 

位于人民路旁的一家国内知名品牌服装门店,试衣间布置得清新明亮,木质衣架及地板,居家式的商品陈列设计……店中央专门辟出来的休闲区是原木长吧台,上面摆放着咖啡机,免费提供店内消费者DIY咖啡,多种口味,随心选择,还提供奶、糖、餐纸、搅拌棒等。该店负责人赵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很多看似“混搭”之举都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大的电商冲击。近年来中国本土服装品牌普遍出现销售、利润放缓,而传统的零售门店扩张模式变得越来越沉重,庞大的店面数量已经无法支撑销售额的上升。

 

他分析,一般来说,单纯的服装零售店,消费者到店里来消费时间短则15分钟,长则半个小时,他们的消费只是停留在产品上,1000多平方米的面积,如果把其他品类都去掉,仅卖服装,该店的效率也会同步下降,而咖啡、家居、花艺等品类业态进来实际上是补充,它们把店的整体效益提升起来。

 

其实,奢侈品牌、快时尚品牌在店里开辟咖啡吧、书吧、发廊等,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位于上海城的一位服装店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跨界混搭模式让顾客购物更休闲轻松,也是当前比较好的趋势,主要是为了增加顾客体验感,增加黏度,以应对电商的强势冲击。转型的目的就是想把客人吸引进来,在店内停留时间越长,就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找到线上购物所替代不了的优势,那就是体验式消费。

 

拼装”可以产生联合消费

 

你可以不买东西,只是进来感受一下、停留多些时间,把生活过得慢一些、优雅一些,这就是我们想为消费者打造的新空间。”一家服装店的店长告诉记者。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让消费者愿意进来,不在乎他是否能马上消费,但实际上这种方式未来的返店机率会更高;其次消费者愿意停留更长时间,店内还会提供免费Wi-Fi,让消费者留的时间越长就会有更多消费机会。”在骥江西路上开了二十年服装店的夏先生告诉记者,未来会产生大量的销售链,比如说服装和发型形成一个联动销售,服装和咖啡也形成一个联动销售,咖啡和花艺也形成联动销售,有丰富的商业业态整合进来,就会有很多想法和空间。

 

服装企业尝试多重业态混合经营的商业模式,正是迎合了目前消费者的消费趋势。从传统零售业来说,只卖产品的话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逐步降低。消费者在追求更丰富的体验和更精致、更立体的服务。“这就像以前零售业提倡的关联消费,比如你买啤酒的话,就把花生放在旁边,可以和消费者产生互动效应,产生1+1>2的效应,对客流有拉动作用。”夏先生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