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酸奶销售转至“地下”, 最好别购买

11.04.2016  09:47

 

近日,本报“小红帮忙”栏目接到读者反映,已被曝光涉嫌走私的越南酸奶在靖江市场上依然有售。前段时间此类酸奶在零食店、水果店销售红火,经媒体曝光后,其销售途径从柜面转至了“地下”。

 

越南乳制品未获入华许可

 

近期,全国各地不少城市出现“越南酸奶”,价格实惠,味道甜美,有菠萝蜜味、芒果味、草莓味、百香果味等多种口味,着实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心。但是,这些所谓的“越南酸奶”并没有中文标签,口味也只能按包装图片显示的水果种类来区分,唯一能辨认的只有生产日期,至于这些不认识的外文在某种程度还成了“卖点”,让顾客深信这就是“原汁原味”的越南酸奶。殊不知,这些“越南酸奶”并不符合我国关于进口食品的规定。

 

据了解,目前中国和越南尚未就乳制品确认卫生证书,因此越南酸奶是不允许进口的。来历不明的“越南酸奶”源头质量安全没保障,运输过程也不能保证全程冷链,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线上、线下仍有销售

 

没喝过BAVI酸奶,那你就OUT了!新上市,多种口味,任君选择,赶紧下单抢购啦”“喝了它,伊利、蒙牛你就不会再喝了,不信就来尝尝”……近期,多条关于“越南酸奶”的促销信息在微信朋友圈里大量转发,受到很多微信用户的关注。

 

昨天,记者与我市城区从事奶制品销售的微商顾女士取得了联系。她介绍,在售的“越南酸奶”每盒2.5元,共有10种口味。如果购买量大的话,价格还可以优惠。当记者询问这些“越南酸奶”是从何口岸入境,是否具有合法资质时,顾女士表示不清楚,她销售的“越南酸奶”是从同行那里拿的货,近期销量还不错。

 

昨天,记者根据本报“小红帮忙”栏目读者提供的线索,来到了城区新建路一家水果店。当记者提出要购买酸奶时,水果店店主向记者推荐了越南酸奶,原因是“物美价廉”。这些酸奶每盒净含量100克,售价为3元,包装盒上印有榴莲、百香果、椰子等多种图案。由于包装盒上没有中文,消费者只能靠包装盒上印的图案来分辨酸奶的口味。水果店店主坦言,顾客在选购时关注口味、生产日期,对中文标签、来源等情况很少留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越南酸奶从去年冬季开始流行,由于价格不高、口味丰富,线上线下销量都不错。被曝光涉嫌走私后,市场上很多越南酸奶的销售方式变得更“隐蔽”了。

 

发现越南酸奶可举报

 

据了解,目前我国不允许进口越南乳制品,市场上销售的越南酸奶都没有通过国家检验检疫,都是不合法的。按照规定,一款通过正规渠道进口并经检验检疫合格的食品,应该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证明,以核对是不是正规渠道进口的食品。此外,还必须有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中文标签,包含食品名称、净含量、规格、原产国、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

 

采访中,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在市场上发现有越南酸奶销售,可以拨打举报电话12315或者12331,职能部门将及时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