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连破6起重大积案 "神眼"张双印指纹迷宫里抓凶嫌

23.10.2015  12:59

  指纹,独一无二,对破案的刑警来说,找到它的主人就意味着找到了犯罪嫌疑人。但小小一枚指纹,不过1平方厘米大小,上面又布满了错综复杂的纹路,犹如迷宫一般,要窥破其奥秘又谈何容易。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有一位名叫张双印的民警,却善于绕指纹迷宫。一枚小小指纹他能标识出三五十个特征,指纹中的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勾、小眼、小桥等非常细微的差别都会被他肉眼识破。凭借着自己的一双“神眼”,张双印曾一个月内连破6起公安部下发的重大积案,27岁便成为江苏省公安厅最年轻的刑侦专家。如今,他依然痴迷于破解指纹迷宫,还说要带一批优秀指纹专家出来。江南时报记者许尽义 通讯员苏宫新

  痴迷指纹:

  别人看20份他看50份、100份

  初见张双印,小平头,娃娃脸,带着几分羞涩。除了一双充满血丝但仍炯炯有神的眼睛,实在看不出这个小伙子还有探秘指纹的神奇本领。“640亿人当中,才有可能出现两枚一样的指纹。”这是张双印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潜台词是,破解了指纹的秘密,凶嫌就无处可逃,这也是他痴迷指纹的原因。

  “小时候就有当警察的梦想。”张双印笑着说,高中时读侦探小说,特别崇拜福尔摩斯,所以考上江苏警官学院,他选择了痕检专业。

  在公安刑侦领域,指纹比对是最为重要的岗位,但也是最枯燥的岗位。2004年8月,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后,张双印主动要求到东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技术中队搞指纹研究。仅仅工作8个月后,张双印就通过指纹侦破了一起案件。

  2005年4月12日中午,东海当地居民刘奶奶家被盗,老人流着泪对勘查现场的张双印说,被盗的那些金手饰都是祖上留的,她准备给小儿子娶媳妇用。“你可一定查仔细了,帮我追回来啊”,老人悲痛的神情和期盼的眼神让张双印心中感到沉甸甸的。看完现场后,张双印便一头扎进指纹库,4小时后他终于锁定有盗窃前科的肖某。案发当天,肖某落网,被盗金首饰全部追回,并带破其他盗窃案件10余起。

  从那之后,张双印一发不可收拾,更是扎进指纹库不动弹。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前政委王季中介绍,张双印在比对指纹时,别人对比20枚就差不多了,他却要看上50份、100份才放心。因为他总是在不断提示自己,说不定多看一份就能有新的发现。正是这份细心,让张双印在之后的工作中,曾于短短半年中,独当一面参与勘验现场200余个,协助破案300余起。相继拿下“2006. 6.30”特大盗窃案,“2006.12.7”杀人抢劫案,“2008.5.29”系列抢劫案,连云港“8.5”杀人案,“2009.4.22”系列强奸、抢劫案等一大批重特大案件。

  锲而不舍:

  “唤醒”沉睡十年血指纹

  连续为破获大案给力,让张双印在连云港市公安系统出了名。市局刑警支队盯上了这位能力非凡的年轻人,2009年7月底,连云港市公安局特事特办,破格将26岁的张双印上调到市局刑警支队。

  夜深人静的晚上,是张双印最有效率的时间,他打开全市未破获的积案指纹库,一枚枚研究。两周后,一枚模糊的血指纹进入张双印的眼帘,他太熟悉这枚指纹了:1999年9月7日,海州区幸福路街道办一名女副主任史某在家中被杀,现场只提取到这枚模糊的血指纹。 10年来,这枚血指纹经过全国公安指纹会战及无数刑事技术人员的检索比对都没有结果,张双印也多次攻关,也没有结果。

  “指纹检索对比主要是要编辑好特征,编辑好就能比对上。”张双印决定再次将这枚血指纹编辑,把留下的模糊不清的指纹点、勾、桥、弓形线、环行线等特征重新编排。重新发送到指纹库检索对比,依然没有结果。

  这枚血指纹太清晰了,如果从浩瀚的指纹库中“捞”不出来,会不会是样本库内的指纹条件不好?这个念头突然出现在张双印脑海里。他立即调整思路,对这枚指纹的小点、小勾、小桥、弓形线等特征重新标记,然后把血指纹的特征模糊化,再与指纹库比对。终于,鏖战到第三天晚上11点多,曾因违法而被公安机关处理过的赣榆人王某的指纹跳了出来,他就是凶手。

  张双印的执着与坚定,让他在工作中声名鹊起。从警以来,他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省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执法示范岗位”、“全省公安机关侦查标兵”等“含金量”很高的荣誉称号。2010年底,年仅27岁的张双印还受聘成为江苏省公安厅最年轻的刑侦专家。

  独门秘诀:

  一月破6起公安部下发重大积案

  “别看指纹就那么一点大,可学问真多,上面的斗、箕、点、眼、沟、弓形线、环形线……扑朔迷离,变化万千。可以说,案发现场提取的每一枚指纹都是一座隐藏无数秘密的迷宫,迷宫的末端就是一个个犯罪分子。”张双印把“玩转指纹”视为自己这一行的最高境界,“我要做的就是走进迷宫,从蛛丝马迹中还原真相,找到犯罪分子。”

  2009年底,公安部下发了5000枚历年来久侦未破的积案、难案的重点指纹,其中不乏疑难命案,要求各地警方开展比对。2010年1月7日,在辨别“2004.3.8”徐州沛县杀人抢劫案中的第二枚现场指纹时,张双印发现,按指纹系统标记的12个特征点,向指纹库反复发送比对,可怎么也找不到符合的指纹!

  难道这个“迷宫”没有出口?不可能!张双印一遍遍放大仔细观察这枚指纹,终于发现了端倪。原来,系统标记的指纹特征点比较分散,对一些稳定可靠的细节特征还存在漏标的现象,而指纹的特征点越集中越稳定,比对出来的可能性才越大。经过重新编辑,张双印把一枚标记16个集中可靠的特征点的指纹,重新发送比对,结果与系统给出的排名第一的嫌犯高某左手拇指的指纹相符。这一搁浅6年的公安部督办命案就此告破。

  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灵活的头脑,张双印乘胜追击,短短一月,一举“捞出”了“2004.10.6”徐州市鼓楼区入室抢劫案、“1988.3.29”常州市武进区供销社故意杀人案、“1993.1.28”南通市任港乡王文英被杀案、“1999.1.13”南通如皋市东陈镇拦路抢劫案等6起大案,成为全省唯一公安部下发的重点大案的技术人员。

  多年从事指纹识别工作,让张双印练就了一双神眼。现在与电脑指纹图片进行互相对比时,手中的指纹不需要机器放大,张双印直接用肉眼看,有时候几分钟就能识别到相应的指纹。但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不是张双印的终极目标,“我想着带一批优秀的指纹专家出来,提高破案水平。”张双印说。

  目前,完善创新的“张双印指纹工作法”已先后在全省及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张双印依然每天在工作室内完善指纹库,比对指纹,寻找新的方法和技术。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