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赶几趟大集 这个宿迁年就过得不“得味”

15.02.2015  18:06

   中国江苏网2月15日讯 (记者 徐其崇)节前赶大集,节后逛庙会,这是宿迁人过年的老传统。平日里,乡镇逢集日要么农历二五八,要么农历三六九,而过了腊月二十三,农村集市是天天逢集,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一成不变的“规矩”。随着羊年春节的临近,我市城乡年货大集又开始火爆起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过年赶大集的传统虽然没变,但集市中的经营品种、供求关系等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没事都来赶大集,就图个热闹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宿城区耿车镇,尽管不是平时逢集的日子,但街道上早已是熙熙攘攘。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打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一张张笑脸告诉我们,又一个春节来了。

  前来赶集的耿车镇大众村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徐淮公路贯穿着耿车街,以前每次逢集,公路两旁经营摊点很多,特别是在春节前几天,道路十分拥挤。现在镇区扩大了,几条附属街道成了经营中心,过年时街上的人再多,都不会造成交通拥堵了。”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耿车街上看到,几条商业街上人流如织,前来赶集的村民个个脸上带着笑容。有买红灯笼的,有选日用品的,有购置年货的,街道两旁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供人随意挑选。

  据张先生介绍,上个世纪过年逢集,市场上大都是当地农民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现在不一样了,城里市场有的这里样样都不缺。“过去,一个普通家庭过年买年货也就花二三十元钱。如今不差钱了,过年开销是过去的几十倍。”张先生说,家里的年货已经准备差不多了,这次来赶集主要是为了看热闹,顺便买一点五香粉、胡萝卜丝什么的。

  记者看到,市场上土特产品种繁多,价格实惠,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即便不买东西,到集镇上逛一逛,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黑压压的人群已经涌进农贸市场的各个角落,连马路两边也被各类商贩占领。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提着篮子的、推着自行车的、蹬着小三轮的、开小轿车的……朴素的棉袄、摩登的皮衣在人群中时隐时现。年画春联、猪牛羊肉、时蔬干货、水产海鲜、服装鞋帽应有尽有。

   城里人也来凑热闹,最爱买草鸡、牛羊肉  

  记者在集市上走了一圈,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平时很少见到的用秸秆扎成的笼头,春节前成了抢手货。别看它“其貌不扬”,身价不高,可是年关这段日子里,它却是农家蒸馒头的首选炊具。“过年时都用碱蒸馒头,味道香,特别好吃,过年家家户户都会用这种笼头当蒸笼。”摊主告诉记者,春节前这几天,他做的笼头十分抢手,每天都能卖出十来个。

  农家养的草公鸡、草鸡蛋,因营养丰富、口感更好深受城里人的青睐。在乡镇大集上,不少城里人也来赶集。买点地道的土特产,感受一下农村大集的欢乐。家住市区项王小区的赵先生说,过去,农村人每逢春节都会到城里置办年货,而现在很多城里人都瞄准农村市场,到乡镇大集上选购年货,出现了消费“倒流”现象。

  赵先生说,在市区大商场里,商品虽然琳琅满目,但这些地道的农村特产却只有在农村大集上才能找到。临近春节,一些逛够了商场的市民也想去乡下大集上逛逛,买点传统的年货,觉得更有年的味道。在集市上,记者看到家住宿城新区的蔡先生也来“凑热闹”,他说此次到农村赶集,就是想买当地的牛肉和草公鸡。记者看到,耿车街一家熟牛肉消费摊点生意十分火爆,一位从市区前去赶集的市民一下子就购买了300多元熟牛肉。“这个牛肉新鲜,比城里的牛肉价格便宜很多。”这位市民说。

  农村集市节前人气大增,商贩生意红火,口袋里的钱当然也就越赚越多。今年62岁的蔡集镇村民樊先生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脚蹬一辆三轮车到集市卖起了烤红薯和水煮玉米棒。虽说是小本生意,可每天的收入都让他感到喜出望外。“这些都是城里人做的生意,现在农村也不稀罕了。”樊先生说,很多赶集的人嘴也不闲着,所以他便有了生意。

   外乡人来淘金,海鲜、大枣受欢迎 

  随着交通和物流水平的提高,年货市场上的各类商品可谓应有尽有,人们在选购物美价廉年货的同时,商贩们也都赚得腰包鼓鼓的。记者采访中看到,山东青岛崂山的乔先生,也来到宿迁城乡赶大集,销售从全国各地带来的土特产。因乔先生能说会道,加上品种丰富、质优价廉,深受喜爱。在他的摊点前,时常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尽管气温不高,乔某忙得只穿一件衬衫。“我这是第5个年头到宿迁赶过年大集了,附近几个乡镇我都去过,年年生意都不错。”乔先生说。

  “来买鱼了,这是海里的干鱼,35块钱一斤,你们宿迁是没有的,这是我们山东的特产,还有新疆和田大枣,红红火火吃大枣啊!海米,崂山的海米。这里还有山西和云南的核桃。”乔先生的叫卖声给农村大集增添了几分热闹。记者询问他一天营业额最多能卖多少?乔先生回答,年货大集最高的时候一天销售额达到5万元。

  在耿车街水产品经营处,记者听到一名男子操着山东口音在叫卖活鱼。记者询问得知,这名男子家住山东省临沂市,此次和姨妈到耿车街卖鱼,看好的就是这里过年大集的人流量和消费水平。

  而旁边,一名鱼贩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抱在怀里展示,称这是纯野生的大鲤鱼。“宿迁人有节前送礼的习俗,给亲家送礼,不能缺少的就是大鲤鱼,它象征着年年有余、幸福吉祥,平时每斤只卖到七八元钱的大个鲤鱼,春节前身价翻倍。”这位鱼贩说,以往人们送礼选购的鲤鱼大概只有四五斤一条,而现在10斤以上的大鲤鱼成了抢手货,有不少外地人会专门找他订购大鲤鱼。

   大红灯笼、门对子,成节前最旺销商品 

  过年历来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说到年货,除了食品以外,春联、鞭炮、年画、小饰品,都是过年必备之物。记者在集市上看到,几个街区都摆满了春联、福字、红灯笼等各类红色喜庆饰品,前来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围在摊点前,细细挑选喜爱之物。一串串通红的大灯笼,映红了一张张笑脸。

  专门销售新春饰品的摊贩告诉记者,春联、福字和中国结都是节前旺销商品,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年年春节前都逢大集,腊月二十三是亮相,二十五是小卖,到了二十八九就是大卖了。”这位摊贩说,年前这几天,农村市场是一年当中最红火的时候。“福字、门对子、灯笼、单福,这些喜庆的东西大概有400种,现在手写的对联基本看不到了,印制的对联都经过装饰,贴在家里特好看、特喜庆。”摊主说,除了这些传统商品好卖,生肖饰品更是走俏。

  家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庄的王女士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制作车轮饼售卖。最近几天,她天天都到耿车街现做现卖车轮饼,每天都有几百元的收入。据她介绍,随着人们追求健康饮食的意识不断提高,往年以猪大油、冰糖做馅儿的车轮饼不好卖了,现在主要以五仁馅为主,大家吃的不再追求油腻,却丢不掉车轮饼的口味。

  据王女士说,过年逢大集真是一年一个样,风俗未改,可内容却在一年一年发生变化,很多老百姓把过年赶大集当成节前必做的事,不来赶几次大集,似乎这个年就过得不“得味”。

  春节大集,叫卖声声声悦耳,热闹中也给人带来很多遐想。春节大集,由来已久的年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愈加繁荣,令人流连忘返。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