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投资,将迎更公平环境

28.09.2015  07:57

  中美“成果清单”公布,江苏企业界读出新机会——

  新华报业网讯 习近平主席访美,被称为中美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压舱石”的经贸合作举世瞩目。我国相关部门近日发布“成果清单”。作为对美经贸合作大省,江苏企业在今后对美经贸合作中又能分享哪些机会?

  中国和美国经贸合作空间巨大。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国对华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中国在美投资接近400亿美元。江苏在中外经贸合作大戏中,角色非常抢眼。省商务厅统计,今年前8月,江苏对美进出口总额573.6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475.5亿美元,进口98.1亿美元。双向投资方面,到8月底美国在苏设投资项目11248个,实际出资160亿美元;我省企业在美投资项目728个,投资额30.3亿美元。

  此次中美达成的共识与成果清单,49项成果中有35项与两国经济关系直接或间接相关。诸如双方同意强力推进谈判,加快工作节奏,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同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为此设立中美经济事务定期通话机制;双方还将在二十国集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制中加强合作。美方支持人民币在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标准的前提下纳入其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承诺尽快落实2010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方案等等。

  中国在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江苏的对美经贸合作舞台也将有更多空间。对绝大多数赴美投资的江苏企业而言,高水平双向投资协定无疑是最大期待。

  “我相信,中美两国更多共识的取得,一定会让我们的对美投资和贸易受益多多。”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勾建辉告诉记者,作为全球风电主齿轮箱的主要制造商,南高齿与美国通用公司等合作,把越来越多的主齿轮箱产品打入世界各地,其中仅美国销量就超过6000台。从服务客户、做大市场需要出发,南高齿已着手投资2000多万美元在得克萨斯州设立分公司,但由于美国的新能源政策不断调整,拓展业务被迫一拖再拖。“现在有了这么多共识,让我们对美经贸合作心中更加有数。

  梳理近年来我省企业赴美投资具体实践,从三胞集团联合赛领资本竞拍下美国新奇特产品连锁企业,再与世界顶级科创机构“MIT媒体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锁定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展开合作,到苏宁在硅谷成立美国研发中心暨硅谷研究院;从凤凰传媒斥资8500万美元收购美国童书出版龙头PIL及其相关产业,到综艺股份在美国建成多个太阳能光伏电站,振发集团出资2170万美元收购全球光伏封装材料领导者美国STR51%股权等等,无论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可谓精彩不断。

  但这种投资又非一帆风顺。专家介绍,自2012年中国在美并购案较快增长开始,中国投资者就成了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主要审查目标。所谓的“国家安全审查”门槛,导致中国企业投巨资、费时日完成的收购最终竟不能染指关键技术。多家省内受访企业老总表示,希望尽快达成高水平投资协定,这样让我们在美投资有个更公平的环境。

  几年前,江苏爱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就着手筹划在美国洛杉矶设立艺术中心,搭建中国艺术品长期展售平台,向美国传播推广以中国书画为主的中国艺术品,但至今没有落地。公司CEO陈国欢表示,希望借力此次中美双方达成的“成果清单”,让项目尽早完成。

  拥有800多家机床制造公司会员的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总经理萧宏也坦言,前些年中美正常经贸交往常常受到一些因素干扰。“每年一届的芝加哥国际机床展,参展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参展人员赴美签证却常常受阻。有一届一半以上的参展人员被拒签。现在签证大大放宽了,这对中美经贸交往一定会大有好处。

  “从单纯的国际资本输入到国际资本输入和我们的资本输出双向流动,是这种转变的重要表现之一。”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说,这一转变在与美国合作中都有体现。我国明确实行负面清单时间表,实际上为美国的生物医药、航空、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以及服务业更多更快进入中国、进入江苏市场做了铺垫。关键是加强交流沟通,在充分理解基础上达成共识。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江苏又是机械制造业大省,美国机床制造商非常看重江苏市场。”萧宏告诉记者,他正在筹划组织会员企业明年4月来江苏考察,寻求技术交流和产品合作,目前已有包括哈斯、哈挺、赫克、MAG等国际顶尖机床制造商在内的30多家企业报名。“随着中美两国增进了解,双方的机械制造领域合作层次一定会加深拓宽,从单纯的商品买卖延伸到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的合作渗透。

  本报记者邵生余 本报实习生蒋梦婷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