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通消防 说说消防老兵的故事

21.11.2014  16:54


图为排头兵章文麟



图为整理战斗服的刘江


图为与战友一起的朱勇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退伍,是每一名现役士兵所必须面对的。那曾经一次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挥汗如雨的训练,最终都将随着脱下军装的那一刻,化成心中永恒的坚守。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进江苏南通消防,说说消防老兵的故事。

  铁血汉子章文麟:5年,2000余回的出生入死

  他,一个从江西来通已经5个年头的消防战士。第一次见面,他正从训练场回来,一身尘土和满头汗水,爽朗的笑声、憨厚的笑容、敏捷的身影,让人一下子记住了这位并不善言的小伙子——章文麟。

  入伍5年,他参加灭火战斗两千余次,参加抢险救援百余次,救助群众几十名,自己多次受伤还坚持上“战场”,并定期看望孤寡老人,日常训练总是严格要求自己。5年,训练磨烂了3件迷彩服,6双作训鞋。种种这些,在章文麟眼里却是家常便饭,“我是一名消防兵,我只想如何才能把自己的职责尽好,如何才能称得上一名优秀的消防兵。”朴实的话语如同他人一样积极向上、纯朴尽职。训练之余,他是一名武术爱好者,每次八一文艺汇演的舞狮节目,他都是队里的核心人物。

  去年12月3日,东方奥林特家具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火灾。正在交接班的章文麟第一时间赶到火场。此时,现场火光冲天,浓烟弥漫,火舌肆虐。着火建筑为大跨度厂房,如果不赶紧控制住火势,极易引发“火烧连营”的事故。更要命的是南侧入口有6个大型油漆罐,受高温炙烤极易发生爆炸。章文麟主动请缨,带一个战斗班组,不顾现场毒气危险,成功将高温油漆罐转移至安全地带。类似的生死营救,他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我们问他:当时怕不怕?他笑着回答:当一名消防兵,就没有怕字!

  从警5年,他先后荣获三等功1次,嘉奖3次,执勤岗位“先进个人”1次,在支队各类比武活动中多次斩获前三甲。“荣誉只代表过去”他自己说道。作为一名消防兵,章文麟用自己的的青春描绘出一幅精彩而又至深的红门画卷。

  铮铮硬汉刘江:8年,觅寻人生最大财富

  百年古镇天生港,有这样一位消防战士,他入伍8年,始终坚守着“恪守神圣职责、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用自身切实的行动,保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他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被共青团南通市委表彰为“南通市优秀共青团员”并多次受到上级嘉奖,他就是刘江。

  在训练场上,刘江是个硬汉;在火场上,他又是一名战士。今年10月5日3时32分位于城港路388号绿源新材料仓库发生火灾,消防官兵奉命火速赶往现场。此时,厂区已是一片火海,成堆的泡沫正处于猛烈燃烧,厂区负责人讲明成品仓库旁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品。面对火情,刘江主动请缨,带领攻坚组冒着生命危险冲过了危险区域,在火势即将蔓延到成品仓库前成功阻断了大火。烈火的高温和高强度的战斗让刘江汗流如雨,他在火场的最前沿艰苦奋战,空气呼吸器没气了,他就摘掉面罩继续战斗;被火烘烤的受不了了,他就在用水枪将自己全都打湿。到战斗结束,刘涛在一线整整坚守了3个多小时。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刘江时常对自己这样讲。今年8月31日,一名妇女在九圩港桥下落水,生命危在旦夕。此时,大雨倾盆,江中水位持续上涨,水流湍急。刘江不由分说,携带救生圈和安全导向绳深入江中,冒着被水流冲走的危险奋力向落水妇女游去。

  由于水流过快,几次快游到妇女那时,却被湍流的江水冲偏了。经历几次惊心动魄地尝试,刘江成功到达了营救点,将落水妇女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这就是刘江,一个从湖北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而今,他将要离开警营,带着荣誉、带着尊敬、带着祝福踏上另一段的旅程。他说:“部队8年生活,将是他一生最为宝贵的财富。”

  “橙色旋风”朱勇: 12年,铭刻最美的时光

  12年前,一名18岁的年轻小伙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部队。时光如梭,一晃12年过去了,曾经的帅小伙已步入而立之年,为人父、立家业。少了年少时的轻狂浮躁,更多的,是干练成熟,踏实稳重,他叫朱勇,因为服役最久,因此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老朱”。

  老朱在中队是不可多得的骨干,作为装备技师,他主要负责中队的器材保养,车辆维修。他总是跟中队战士开玩笑说,“这些年经手的装备加起来都够买一辆消防车了”。这要是忙起工作来,他总是一股脑钻进去,不做完决不罢休。正是这样,大家总是可以看到老朱带连夜检修车辆,加班加点,经常“灰头土脸”的跑回宿舍,那个时侯早已过了熄灯就寝时间。

  老朱是军乐队的主力成员,小号是他的拿手乐器。2009年6月,他带领“橙色旋风”音乐组合在7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赴京参加了央视“非常6+1”节目录制,喜获最高奖项“非常明星奖”,使支队警营文化建设登上了国家级的文艺舞台,“橙色旋风”音乐组合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全国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全国消防部队引起强烈反响。每每谈起参赛经历,自豪与喜悦溢于言表。

  老朱说,当了这么多年的兵,家里的父母、老婆、孩子关照的很少,觉得亏欠他们太多,得多花时间陪陪他们。说到这儿,老朱眼神里泛起埋藏许久的泪花。

  老兵,衷心祝福你;老兵,你们一路走好;老兵,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