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贝贝”,听他们讲述足球故事

19.03.2015  14:06

  “足球改革方案”再次引起人们对“全国少儿足球摇篮”的关注——

  新华报业网讯 西张小学位于张家港凤凰镇,是大名鼎鼎的贝贝足球的发源地。作为全国少儿足球的摇篮,“贝贝杯”足球赛是国内举办时间最早、举办届数最多、坚持时间最长、产生影响最大的少儿足球赛事,西张小学贝贝队曾勇夺“贝贝杯”冠军。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西张小学校园足球有过辉煌,也曾跌到低谷。几代校园足球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这一段经历也是国内校园足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走进西张小学,听他们讲述踢球的酸甜苦辣。

  孩子:我们喜欢足球

  上周四下午,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西张小学足球场虽远没有专业足球场平整,但从地上薄薄的一层草屑能看出这片足球场的使用率并不低。四个年龄组近100个孩子,正在教练带领下或训练,或打对抗赛。四周是三三两两驻足观看的学生、接孩子的家长和老师。

  一个鼻孔里塞着白纸的男孩引起记者的注意,他活跃地穿梭在人群中。男孩叫孟德志,是一年级学生。“流鼻血一会儿就好了,我一休息就可能打不上比赛了!”孟德志告诉记者。

  在这片足球场上训练的有一群女孩。记者问其中女孩为什么来踢足球,她毫不犹豫地说“喜欢呗”。西张小学有3支男队2支女队,每学年的校长杯比赛,都是男女混合组队。总教练徐宏顺告诉记者,去年准备组建一支20人左右的女子足球队,报名表发下去后,有35人报名。他说,既然兴趣这么高,35人全都留在队里。

  “足球能给你带来什么?”多数孩子回答都是:“快乐!”在校长杨建新眼里,足球不仅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强健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足球正在让孩子们更加阳光。五年级的钱宇宽,比同龄人更高大。杨建新告诉记者,他踢足球之前非常腼腆,在班上很少说话。踢两年足球下来,他不仅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中上水平,而且更加大方自信,帮着班级足球队在联赛中常常拿第一的钱宇宽已成为同学心目中的英雄。

  教练:我离不开足球

  西张小学现有6个足球教练,40岁的徐宏顺是总教练。这些年,他见证了西张小学校园足球的起起落落。

  回首这17年的“孩子王”经历,徐宏顺感慨良多。发韧于张家港的贝贝杯足球赛创办于1983年,是国内创办最早的少儿足球赛事,1998年,徐宏顺就是慕名来到西张小学寻找足球梦的。“当时学校足球氛围很浓,每次比赛都吸引了很多学生、家长来看。”但从2001年开始,贝贝杯足球赛停办,足球经费大幅减少,西张小学校园足球进入低谷。4个教练走了3个,徐宏顺就是留下的那个。

  在这期间,徐宏顺也有不少重新择业的机会,但他选择了坚守。“我一走,那十几个孩子的足球梦想也就结束了。”徐宏顺是足球教练,不过,他却有一个非常坚定的原则:先做人,再踢球。

  担心会影响学习,是许多家长和老师不愿让孩子踢球的主要原因。徐宏顺说,教练的责任就是要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只要发现孩子行为规范发生偏差或学习成绩下降,就先停训。五年级的蔡文浩有段时间作业完不成,有时还对老师撒谎。徐宏顺让他停训,没球踢的蔡文浩着急了。“文化学习从来没有这么用功过,一段时间后,他的成绩很快就跟上来了,”徐宏顺说,真正喜欢足球的孩子,他们非常珍惜踢球机会,成绩自然不错。

  校长:足球是一种文化

  每天下午3点半后,杨建新都会来到足球场边看孩子们踢足球,能随口说出场上孩子的姓名和班级。杨建新2011年调到西张小学担任校长,也就从这一年开始,西张小学校园足球得到了重生。

  在杨建新眼里,足球既是体育运动,更是一种帮助孩子打开另一个世界的文化。杨建新到西张小学做了一件有“争议”的事,那就是要求每个老师都要学会足球操。足球操几乎包含足球的所有基本动作,学会并不容易。当时,不仅老师有非议,就是上级教育部门专家来考察时,也对他把足球作为学校教育方式提出了批评。但杨建新顶住了压力,他认为校园足球不是几个体育老师的事,他还每年从镇政府那里为学校“”来50万元的足球经费。如今,不仅全校1400多个孩子都会踢足球,而且西张小学的贝贝足球队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校园足球的一张名片。去年,贝贝足球队代表苏州市参加省运会还获得了第4名。

  贝贝足球队取得的好成绩,让杨建新向镇里要经费更有了底气,不过,他更看重足球的教育意义。担心踢球受伤,是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踢足球的主要原因。杨建新说,踢球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踢足球难免磕磕碰碰,但就是在这种磕磕碰碰中,小孩学会了说“对不起”和宽容。

  一些原来反对学生踢球的老师,如今却积极支持校园足球了。2012年开始,西张小学开始组织校园足球联赛,每个班都组队参赛。队员在场上踢足球,同学们在场下加油呐喊,足球把孩子们紧密团结在一起,足球队员都成了班级的英雄。西张小学把足球当作一次社会实践课,要求孩子们不仅看比赛,还要做海报,写足球故事,写观后感。一个班主任对记者说,以前觉得德育课非常空洞,现在校园足球这么红火,孩子们学会了鼓励别人,他们写出来的文章也非常充实有内容了。

  尽管西张小学校园足球小有名气,但杨建新并非没有担心。首先是经费还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其次是他无力延续小学毕业后孩子们的足球梦想。去年,西张小学校足球队有7个孩子被江苏国信帕尔玛国际足球学校录取,他们将和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的学生一起参加文化学习,未来可能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绝大多数孩子不可能成为职业球员,如果没有与西张小学相衔接的校园足球,这些孩子的足球梦可能就此断了,那就非常可惜了。

  不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了保障,杨建新期待这些困难能尽快解决。本报记者林华维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