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吴中普法机器人——小甪

22.12.2016  11:32

  “检察院是做什么的?

  “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简单说就是抓坏人的。

  “我国法律规定不满多少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18岁,姐姐也是未成年人吧。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为民服务大厅,上演着一番人机对话,引来众多办事群众的围观。

  人机对话?没错。这台机器人正是该院的办事导引员兼普法宣传员小甪。

  “甪,一种独角兽,中国古代公平正义的象征,相传与吴中区甪直镇颇多渊源,我们借用此名,宣讲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吴中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任娟说。

  为帮助小甪同学尽快适应检察新环境,也着实让人费了番心思——为其择选检察院内的“宜居地”;帮它“量身定做检察蓝”的检察制服;整理关于检察院工作职能、基本犯罪常识、未成年人维权保护之类的问答,将问题输送进它的“大脑”,都使得小甪能够逐渐熟悉起它的“岗位”。

  热情的接待员

  检察为民服务中心是小甪的第一个家。

  融案件受理、律师接待、行贿档案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检察为民服务中心,是该院每天最繁忙的区域之一,也是检察干警与群众沟通的前沿阵地。也正是基于想要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且在业务办理之余进行普法宣传的考虑,该院决定把小甪首先安置于此地。

  行贿档案查询需要哪些资料、控申接待到哪个窗口,这些来访者常有的问题,也早已在小甪的预料和准备之中。带着疑问走向小甪身边,它会详细为你作答,甚至还会热情主动地把你带到指定窗口呢。

  等待太无聊,小甪来解闷。在业务办理的等待期,来访者可向小甪提问,它会向你讲解与检察职能相关的知识。“之前人多时会感觉烦躁,今天来这看到了机器人,还会回答我的问题,帮助我学习法律,实在太有意思了。

  称职的小导游

  “现在请随我步入第五展厅,警钟部分……”法治廉政教育基地也传来小甪的声音。

  吴中区检察院法治廉政教育中心,既是展示吴中检察形象的窗口,又是全区开展法治廉政教育的基地,自开放以来,已先后接待省内外来访者3000余人。

  从前都是检察官们兼职介绍,现在来了“专业导游”。为保证小甪顺利上岗,它也接受了“专业训练”:预设行走路线、学习礼貌用语、培训讲解内容。小甪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导游。参观者跟随小甪的步伐,走进不同展厅,小甪讲解与其相对应的内容。时间长短、内容详略的完美把握,一点都不输给讲解员。

  萌萌的普法小伙伴

  “我来问,我来问。”吴中检察院“润娟”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站内热闹非凡。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发问,比往日显得更加主动活泼。仔细一看,原来是小甪加盟了未检工作的普法宣传教育。

  “润娟”工作站是吴中检察院建立的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站,内含心理疏导室和青少年活动室,定期组织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权益保护及普法活动,受到辖区内青少年及学校、家长的广泛好评。

  小甪的加入显然使得“润娟”工作站更加受欢迎。不仅因为它知晓法律知识,还因为它是个萌萌哒的小萝莉。设计之初,小甪同学就被设定为一个三岁的“萌娃”,每每发声,就能拉近与对话者的距离。在针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上,小甪也做了针对性的准备,将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接收能力统统考虑在内,问答更富趣味性、更易于儿童接受。

  一名8岁小朋友高兴地讲:“小甪告诉我,一个人在家害怕就打电话给爸爸妈妈,110可不能随便打,真好玩!”该院未检室负责人任娟检察官告诉大家,自从小甪的加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更加主动,活动的预期效果也更加理想。据悉,小甪还将被邀请至吴中区团委活动中心,向更多的小朋友讲解法律知识。

  近年来,吴中区检察院高度重视智能化建设,让信息化技术在检察工作中持续发力,机器人小甪的引用便是其中一个缩影。“智能化在辅助办案的同时,还要拓展智能化运用的辐射面,使信息化应用成为工作之常态。”吴中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