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穷亲,“走”来一个老父亲

08.02.2016  11:43

  1月22日,徐州市鼓楼区铜沛街道建设新村39号楼的101室。

  “笃笃笃。”敲了三下门后,门只开了一条缝,门缝后面是一张老人的脸,老人的头发和胡子全白了,他眯缝着眼睛看着来人,好像还没认出来人是谁。“老人家,是我啊。”来人说。老人怔了一下,立即把门全部拉开,说,“王局长啊,你又来了?”老人的声音在楼梯过道里颤动,他一把抓住了来人的手臂,让进了房间。

  这是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周边的房子已全部拆除。老人叫王玉香,今年83岁,是徐州肉联厂的退休职工。敲开老人房门的,是鼓楼区审计局局长王保华。

  42平方米的套间内狭小昏暗,最大的房间里放着一张大床,床上凌乱地堆放着衣被。床边坐着的两名女子望着来人,目光呆滞。这两名女子是王玉香老人的女儿,都是智障人。屋子里根本没有可以落座的地方,老人把王保华领到院子里,搬来几张小板凳。王保华让老人先坐下,说,这几天,我跟棚改办李伟主任一直在找一楼的房子,暂时没找到合适的,今天特地过来跟您说一下,别急,慢慢找,一定找到您满意的房子。

  王玉香使劲点头说,又麻烦你了啊!随后,老人转过头来对记者说:“这几年,王局长就像我儿子一样一直在照顾我呢。”老人老伴几年前已去世,有三个女儿,都是智障人,早些年都嫁到了郊区,生了三个孩子。可是,三家的经济一直很困难,三个女婿索性都不管了,离家出走,其中两个女婿多年没有音讯,女儿只好又住回来。去年,大女儿分到了廉租房,带着孩子一起住。“二女儿和小女儿还跟我住一起,这两个女儿生活都不能自理,吃饭也是端一碗才吃一碗,不端的话根本不知道要吃的。

  是什么缘分让王保华和王玉香老人走在一起的呢?据鼓楼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杨中良介绍,从2013年3月起,徐州市鼓楼区启动党员干部包挂帮扶困难家庭活动,区四套班子成员、各部委办局和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率先与100户贫困家庭“结亲”。王保华选择了帮扶王玉香老人一家。“老人跟我父亲年纪差不多,我就把老人当自己的父亲。”王保华说,第一次上门时,他发现,老人二女儿正上初中的儿子住在临时搭建的一间平房里,墙上全是漏雨的痕迹,从天花板上吊下一只白炽灯,光线很不好。接下去的几天里,王保华请人把屋顶修好了,把墙壁也粉刷了一下,并买来一盏台灯给孩子。又过了几天,王保华打听到,由于是低保家庭,孩子是可以享受学校补助金的,可是孩子自尊心强,没有向学校提出要补助。王保华就拉着街道主任跑了两趟学校,向班主任和校领导说明了情况,并特意要求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别跟孩子证实家庭经济情况了。学校很快给孩子发了补助。

  三年来王保华逢年过节每次都去看老人,每次去都没空着手,除了送上米面油,还会带上现金。“我是觉得,虽然老人家的三个女儿都有智障,可是三个外孙都是健康人,都很懂事,帮一把,这三个家庭将来就有希望。”王保华说,老人自己的退休金每月2700元,三个女儿都有低保金,可是由于经常要看病吃药,经济上还是很拮据,“我既然把老人当父亲,经济上给点资助是理所应当的。

  去年下半年,老人所住的房子要拆迁了。正常的补偿是拆一补一,王保华去棚改办说明情况,希望能给补两套,并拉着棚改办主任李伟一起到王玉香老人家里实地察看。经上级同意,最后决定拆迁后给老人补偿两套房子,每套面积都超过50平方米,并各带一个地下室。不过,两套房子一套在三楼一套在六楼,老人想要一套一楼的房子,李伟主动提出跟王保华一起帮老人找房源,整整找了大半个月了,也没找到合适的房源。老人打了几次电话给王保华,王保华决定上门向老人说明。

  临离开老人时,王保华悄悄往老人手里塞了500元。不料老人大声喊道,王局长你怎么又给我钱了?前几天你才给我送来一条大猪腿还有好多衣服的啊。王保华说,这不是过年了吗?买点喜欢吃的。

  走出老人的家,王保华对记者说,你看,老人家这么大岁数了,身体又不好,还在照料两个女儿。万一老人有个三长两短,两个不知道吃饭的智障女儿怎么办?“我为老人争取到两套拆迁补偿房子,就是想吸引女婿回来,有个照应。”他说,有了像样的房子,女婿就可能回来,等孩子们长大了,这几个家庭就都有希望了。

  本报通讯员蒯创吴文慧张敏

  本报记者朱新法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