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千吨氮磷 给太湖“洗肺”的水葫芦太“缺”了

19.11.2014  17:46

水葫芦种植水浒城基地,种植范围有2300亩。

  中国江苏网11月19日讯 昨天,紧邻漆塘小湾里水厂的太湖无锡水域水葫芦种植基地正式大规模打捞水葫芦。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市农委工作人员一边忙督促、协调打捞,一边开始筹划明年的水葫芦种苗引种。再一细问,原来用于给太湖“洗肺”的水葫芦不仅不多,而且每年缺口高达2/3,需要从外地调进1000吨左右种源。

   无锡水葫芦人工种了万余亩,打捞后能“带”走千吨氮磷

  昨天,在无锡五大水葫芦种养基地之一的水浒城基地,一眼望过去,湖面上绿油油一片犹如“水上草原”。基地北面就是华东疗养院,而南面与水浒城相连,东面紧邻小湾里水厂。“这里围栏种养了约2300多亩水葫芦,打捞上岸后能带从太湖里‘带’出约300吨氮磷!”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此时,只见一艘打捞船在“水上草原”中灵活穿梭,船上的抓斗机如“大力水手”将水葫芦一把抓上来后,直接“喂”进了船肚子,“这个抓斗机威力很强,一下可以抓起来2-3吨水葫芦。”工作人员继续介绍,每年初冬赶在水葫芦还没有腐烂前,全部都要打捞出水。打捞起来的水葫芦经过滤水、卸载等后,不再像以前一样被当成垃圾焚烧,而是集中起来运送至鹅湖以及马山的两个专业处置基地,通过处置程序,最终变成有机肥料或营养土,进行生产再利用。100吨水葫芦能产生9吨左右的干物质,而水葫芦吸收氮、磷、钾和重金属等物质,都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处置进而再利用。

  2007年太湖水危机后,按照省里下达的目标要求,太湖无锡水域开始大面积控制性种植水葫芦。目前,无锡有十八湾、水浒城、鹅湖以及宜兴的东氿、滆湖等5个种养基地,水葫芦种植总面积达1.1万亩。“除了十八湾、水浒城基地是直接在太湖里种养外,像鹅湖、东氿、滆湖这些基地则是为了净化入湖河道的水质。”他说,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五大基地顺利通过省里“2014年度控制性种养水葫芦项目”的阶段性验收,并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而五大基地1.1万亩水葫芦打捞后,总计将有千余吨的氮磷被“捞”出水。

   水葫芦无法在无锡露天过冬,每到春天就显得种源不够用

  打捞一结束,就意味着要进入水葫芦“最难熬”的寒冬了。在南美原产地,水葫芦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在无锡这里就只有无性繁殖。一旦不能顺利过冬,来年的种源就成了大问题。工作人员解释说,“它在春天是个宝,是因为水葫芦在我们这个地区自身无法自然越冬,每年都需要进温室大棚保种。”

  不少市民夏秋季会看到无锡内河、内湖水面被疯长的水葫芦覆盖,有的甚至绵延几公里(本报有过多次报道),就会以为无锡的水葫芦过剩。其实不然!以现在的控制性种养规模,无锡的水葫芦并不是多了,而是很缺!

  这里必须有个比较,内河里的水葫芦是野生的,顺流而下,疯长后是会铺满河面,而太湖里种养的水葫芦被围栏围起来有挤压,所以都是往高里长,不会像河面上的那样往“横”里长。“单株长得越壮实、根系越粗,能吸附的氮磷就更多。”工作人员介绍说,种养基地的水葫芦苗放下去时也只有20厘米高,但到打捞时可以长到1米-1.2米。

   无锡能自给1/3水葫芦种源,多数仍外购是出于成本考虑

  正因为水葫芦无法在无锡露天过冬,因此到了春天就需要从大棚里取出种源投放到露天水面进行围栏种养。“过了清明气候稳定了,才从大棚内取出来,运到太湖里开始种植。”工作人员说,按照无锡目前的种养规模,每年春天需要1500吨的水葫芦种苗。以前都需要从外地引种,去年无锡才在锡山区鹅湖镇建起一个水葫芦保种基地,一排排塑料大棚在水面上一字排开,冬天温度保持在12℃-13℃左右,且需要专人看管养护。100亩的水葫芦保种场,目前仅能提供500吨左右的种苗,也就是说,只能提供1/3的需求。对需要彻底“洗肺”的太湖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另据介绍,事实上通过有关部门的水葫芦引种实践发现,相比自给自足的保种,从南方外购种苗的成本还是要低,而且种植的时间也可以更提前,“浙江、福建的温度要比我们这里回升得早。”因此,为了弥补种源,无锡每年都要去浙江、福建引种。但是,考虑到极端恶劣天气影响,如雪灾、低温持续时间过长等,会对外购种源造成“威胁”,眼下相关部门已着手扩大保种基地面积,采用“自建保种基地+外购”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水葫芦的种源。(袁晓岚)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