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走不远 当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05.12.2014  04:39

  天气渐冷,有些老人开始无法走远路。一位“老烟枪”尤姓患者,最近一年来发现自己走着走着就开始出现小腿酸胀酸疼,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几分钟,症状缓解后又可以行走,但走了同样距离后又开始出现同样的症状。老尤心想,大概这就是别人常说的老年人腿脚不灵便了吧,没当回事。后来,老尤能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从原来的能连续走两站路到现在只能走上数十米就要停下来休息,脚丫子还有点肿,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还疼得厉害。这下老尤可急了,赶紧到医院去看病。经CT诊断,老尤患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他走路走不远要休息的情况,在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

  医生表示,“间歇性跛行”指在持续行走后出现下肢肌肉的疼痛痉挛或无力,一般见于小腿,短时间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同样距离后疼痛又可出现,每次行走距离大致相同。“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下肢动脉缺血严重,在安静状态下足部会出现“静息痛”。如果继续发展,会出现足坏疽。更重要的是,下肢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往往代表心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因此,早期治疗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如何自己判断是不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搭脉搏,在足背上方,脚腕下方两指的地方,两个趾间沟的延长线上交叉的位置。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年龄在55岁以上,足背动脉消失的,就要警惕动脉硬化的发生。如果又出现了“间歇性跛行”,就更要搭搭自己脚上的脉搏,如果脉搏消失,就要警惕,千万不要延误了病情。天冷导致血管收缩,病人症状往往加重,应该及时到医院血管外科做检查。

  当然,即使B超或者CT提示有动脉血管的闭塞,相当部分的患者因为有较多的侧枝循环形成,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或者临床症状轻微。如果临床症状轻微,踝肱指数(ABI,指安静状态下,下肢踝部血压和上肢肱动脉压的比值)>0.8,临床上不必接受手术或者介入。如果间歇性跛行距离明显缩短,踝肱指数低于0.5时,则有必要采用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

编辑: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