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38岁民警因公牺牲 数千群众送行难舍好警察

17.12.2014  10:51

  同事为张作田送行。

  张作田生前接受采访。

  新华报业网讯  前天清晨6时许,数以千计的社会各界群众赶到赣榆殡仪馆,为他们心中的好警察张作田送行。张作田是连云港市赣榆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中队长。12月10日,他在南京执行公务时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38岁。

  “根据省公安厅的安排,我和张作田被抽调到南京,对省内部分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进行检查,我们负责检查南京市六合区。12月9日晚到六合后,次日一早就开展工作了。”和张作田一起执行此次任务的刘芮呈回忆。从早晨一直忙到中午12点多,简单吃了个午饭,张作田又布置了下午的工作。“大约1点钟,我们才回房休息,约定两点半出发。”刘芮呈称。

  可下午两点半,刘芮呈如约来敲张作田的门,无人应答。他打张作田手机、房间座机,都无人接听。此时的刘芮呈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让服务员打开了张作田的房门。等他进入房内,看到张作田仰面躺在床上,没盖被子,像是睡着了,但脸色苍白。回忆到这里,刘芮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张队、张队”,无论刘芮呈怎么叫,张作田都没有反应。120急救人员到场后,发现张作田已没有生命体征。送到医院后,医生确认张作田因突发心肌梗死已经去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近一个月来,张作田的工作特别忙,一直都是连轴转。“11月初,局里安排大家去体检,张作田领了体检表,在一个月体检时间内,他都没有抽出时间去。”赣榆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肖媛说,也许张作田能抽出时间去体检,悲剧就不会发生。

  户政工作是最民生的工作,关系着所有居民的“家事”,而张作田忙,往往都是为了别人的“家事”忙。

  在赣榆农村,早些年有不少云南、贵州、四川女子通过各种方式嫁过来。若干年后,她们发现,自己不仅在赣榆没有户口,在老家也没有户口,成了真正的“黑户”,而这样的女子在整个赣榆竟有240多名。

  2012年,江苏省公安厅在全省开始清理此类户口问题,张作田便借着这股“东风”想把这240多人的户口问题解决。当年8月底,他就带着梳理出来的人口信息去了云南。现任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区公安分局南城派出所教导员的潘正坤当时和张作田一起去的云南,两人主要在滇西南地区进行调查。“都是山路,好多人家在大山深处,要进去十分不易。”潘正坤说,当时他们兵分两路,张作田去了腾冲,正赶上地震。“他给我打电话,说这里地震了,我当时就叫他先回来。但他说,影响不大,来一趟不容易,赶紧把事情做完再说。”潘正坤说。那一次,张作田在云南呆了20多天,不仅解决了涉及赣榆“云南媳妇”的问题,还把省内400多个类似问题户口的调查工作一起做了。

  通讯员苏宫新 记者钱鸣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