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心理价在6000-8000元/平米

29.01.2015  14:05

  中国江苏网1月29日讯 回顾已过去的2014年,不得不说是楼市政策的一个调整年,全国限购政策松绑,限贷政策放松,加之央行降息后利好,都降低了百姓购房的门槛。那么在2015年,究竟是出手还是等待?购房者对于2015年的置业计划有何想法?据房管部门最新出炉的《消费者调研报告》显示:未来改善型需求将是购房的一大主力,6000-8000元/平米的单价成为受访者最能接受的房价区间。

  需求:短期内购房意愿增长明显,改善成主流

  在受访者中,有51%的人在1—3年内有购房需求,同比上一年上涨了25%;25%的人在1年内有购房需求,同比上涨了12%;无购房计划的只有8%,同比减少了19%。相比2013年,在限购取消后,无锡市民购房意愿明显增强,特别是短期内购房意愿增长明显。

  在计划购房的受访者中,改善成为大头,有71%的人表示,购房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同比上涨了18%。另有20%的人购房是出于安家的需要。而由于房地产投资收益相对减少,且面对丰富的投资市场竞争力并不出众,所以选择投资的比例进一步减少,仅为9%。

  受访者中以拥有1套房屋的居多,占受访者总数的57%,拥有2套房屋的受访者占23%。1套房屋的高占比量,也相对的反映出未来改善型需求有很大空间。

  分析:以安家为目的的人群占比正在减少,改善性需求扩张。同时由于房地产市场收益率的下降,投资性购房意愿跌幅明显,尤其是长期持有,通过出租获利的越来越少。

   吸引:置业热土滨湖降温,医院、公园日渐受宠

  在本次调查中,滨湖区和南长区,凭借成熟的区域优势受到置业者的青睐,其中选择滨湖区的占34%,选择南长区的占26%。尤其是南长区,占比同比上涨了10%,这反映出了房价在整体下走后,区域内竞争力的加强。崇安区、北塘区和新区这三个区域购房的人数比较接近,占比分别为9%、14%和11%。

  在影响购房的因素这一项上,价格、交通、地段位居前三。有超过半数的人,把这三项作为购房关键。而配套设施、小区环境、学区划分等因素,对于购房决定的影响有所降低,特别是学区,下降了12%。相反,人们对于房屋采光的关注度有所增加,达到了28.15%。

  随着私家车的增加,人们在购房时把车位也纳入到考虑范围中。75%的受访者表示需要车位,且大多倾向于地下车位。至于周边配套,超市、医院、学校、公园成为购房者所需求的,尤其是医院,关注度同比上升了9%。而宾馆、饭店和休闲场所等娱乐消费的关注度下降18%。

  分析:人们对于滨湖区这一近年来的置业热土的热情正在减弱,占比从最高时的近七成降到了现在三成多。相反作为老城区的南长由于教育、医疗、商业、交通配套的齐全,再次吸引购房者的目光。此外,在交通日益便利,消费选择更多的情况下,人们把对小区配套的关注更多地投向了救急的医院和养生的公园,而对娱乐这一大众消费的热衷度有所降低。

   选择:毛坯最受欢迎,特小户型坐“冷板凳”

  对于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精装修商品房、毛坯房和二手房这三种房源,有69%的人选择毛坯房,25%的人选择精装修商品房,只有6%的人选择二手房。对比前一年数据,毛坯房的占比上涨了7%,二手房的占比下降了5%。与此同时,小高层受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物业,有一半人表示考虑小高层,而多层和高屋的关注度就少了很多,均为23%。

  对于户型,近六成人偏爱三室,二室位居第二,占25%,比上一年减少了10%,而四室户型关注度有所增加,上涨了9%,达到15%。从面积来看,90—120平米的需求量最大,占到44%。而60平米以下的房源需求量最少,仅4%。

  分析:从人们对精装房、毛坯房、二手房三类房源的选择占比来看,说明购房者更加偏爱价格透明度高、可自由装饰的毛坯房,而受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的下调影响,二手房的竞争力有所下降。而小高层,相比多层具有价格优势,相比高层具有得房率优势,所以最受欢迎。90平米—120平米户型由于可首置、可改善,户型灵活度较高,市场上在售产品多样,因而较受欢迎。此外,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小户型需求逐渐减少,大户型需求有所扩大。同比上一年,由于价格、政策等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面积的需求整体呈现向大面积转移。

   承受:45%的人承受总价为60—90万元/套

  在单价的接受程度上,选择6000—8000元/平米这一价格段的人数最多,占到了46%,其次是8000—10000元/平米,占比27%。折算成总价,人们的承受范围集中在60—90万元/套这一区间,占比为45%。

  从人群来看,安家首次置业的主要希望总价在60万元以下,改善型居住条件的主要选择90—120万元,而投资的多把目光放向90万元以下的中低价位房源。

  房屋作为高消费产品,面临着付款压力大的问题。贷款和分期付款也就成为购房者的首要选择。在调查中,42%的人选择了公积金、商业和组合贷款等还贷方式,同样有36%的人选择了通过分期付款来购房。在首付能力方面,选择50万元以下首付的人超过了八成。在每月还款金额方面,41%的受访者倾向2000—3000元之间,同时2000元以下的选择比例增加了10%,达到25%。

  点评:在市场的变化中,价格的涨跌无疑为市场好坏的开关。从这次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低收入还是高收入人群,价格是影响买房的主要因素。以安家为目的的人群,对于房屋总价的可承受力低于改善型和投资型需求。此外,高价投资意愿同比也在减少。而每月还款额度的变化,则反映出人们对买房和生活质量的选择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