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热点多 财长细作答

13.03.2017  16:04

  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肖捷、部长助理戴柏华就“财政工作和财税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财政赤字率3%是积极稳妥的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今年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肖捷表示,在充分体现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前提下,在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合理调整政策的着力点,要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中,全国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这个赤字率是积极的。”肖捷说,所谓积极,主要体现在,虽然今年的赤字率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或者基本持平,但是赤字规模随着GDP的增长相应增加。根据测算,今年的赤字规模与去年相比,增加2000亿元,能够满足实施减税政策和保障重点领域的支出需要。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这个赤字率也是比较稳妥的。”肖捷表示,中国政府的债务率和其他国家相比,属于比较低的,现有的赤字规模也是留了余地的。

  财政赤字的空间究竟有多大?肖捷认为,这要做一些探索性的分析,因为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

  一是要看需要,也就是说扩大的赤字用在哪里。去年和今年增加的赤字,主要是用于减税降费和保障重点领域的支出,既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适度扩大总需求。今后是否再继续扩大赤字,也应当根据需要来确定。

  二是要看赤字形成的债务是否有能力偿还。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政府举债筹集的资金不是用于给公务员发工资、搞福利,而是形成了有效投资,这些投资又相应形成了优质资产,也就是说,债务是有资产对应的。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始终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蛋糕会越做越大,财政收入的蛋糕也会随之增大,这是偿还债务的根本支撑。

   继续给企业减负为市场加油  

  对于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肖捷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都提出,要继续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增值税的税率档次由4档减并至3档,目的就是要营造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扩大减税效应。

  在今年减税政策的安排中,还有两项是专门为中小微企业制定的减税政策。一是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能够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优惠,即凡是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都可以享受减半征收的优惠。而在此之前,只有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以下的企业才能享受这一优惠。

  二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这项政策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用财政减收换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值得的。”肖捷说。

  另外,还有6项去年底已经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今年将继续实施,包括支持重点群体的创业就业等。

  实施上述减税政策,可以在去年减轻企业税收负担5700多亿元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再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

  在降费方面,财政部将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包括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这项改革措施到位之后,全国政府性基金还剩21项。二是取消或停征35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央涉企收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还剩33项。财政部将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具体的中央和省级的基金和收费目录的清单,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同时,有关方面还要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通过上述减费措施,今年预计将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肖捷强调:“今年的减税降费措施出台之后,并不意味着给企业的减负工作划上了句号。我们要继续强化‘放水养鱼’意识,不会局限于仅算眼前的小账,更要算经济发展的大账,要通过继续给企业减负为市场加油。

   一项非常正确的抉择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是一项非常正确的抉择。”肖捷表示,全面试点屈指算来已经有10个月的时间,从试点的实施情况看,已经做到了所有行业的税负只减不增。去年全年由于实行全面营改增试点,减轻企业负担5700多亿元,超出了在设计试点方案时的减负预期。无论是新增试点的行业,还是前期已经开展试点的行业,甚至是原来已经实行增值税的加工制造业等行业,都全面实现了减税。

  肖捷指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除了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外,在优化税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税制方面,由于营改增的实施,增值税全面替代了营业税,税制得到了简化,解决了过去多年来存在的货物和服务税制不统一的问题,消除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所造成的重复征税问题。

  ——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营改增的实施可以激励企业内部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从原有的企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这样就可以使专业化分工更加凸显,使各类市场主体都有希望成为效率更高、专业性更强的创新主体,由此也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协作发展。由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之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拉长,相应地也就拉长了产业链,这样可以进一步催生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

  ———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营改增消除了过去存在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对企业经营行为带来的扭曲问题,制造业企业对外购买服务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了,从而可以激发制造业外购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另外,实行营改增之后,在开放发展方面,将服务纳入出口退税的范围,可以增加出口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贸易结构,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推进,其积极效应还会进一步显现。”肖捷说。

   个税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  

  个人所得税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纳税人的切身利益。肖捷表示,对于这项改革,财政部和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目前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总的思路是个人所得税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方案总体设计、实施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基本考虑是,将部分收入项目,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专项扣除项目也要予以考虑,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对于纳税人普遍关心的提高免征额的问题,肖捷明确表示,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的时候,财政部将根据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对于其他方面的收入项目、所得项目,比如财产转让等,则考虑继续实行分类征收。

  肖捷同时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加税前扣除的一些专项项目,需要相对成熟的社会配套条件。比如作为税收征管部门来说,需要掌握与纳税人收入相关的涉税信息,以保证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另外,按照税收法定的原则,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研究制定之后,还需要相应地修改税法,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做好“加减法”保证重点领域支出  

  今年既要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又要保证重点领域的支出,财政收支平衡的矛盾和难度都很大。肖捷直言:“要做到预算收支平衡,坦率地说,很不容易,在预算的安排上,我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做好‘加减法’。

  所谓做好“加法”,就是要对扶贫、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加大保障力度。这些方面的支出要确保只增不减。另外,还要增加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

  所谓做好“减法”,就是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要求,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在这方面,政府部门要带头过紧日子,不能大手大脚地花钱。要继续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压缩会议费等支出,并且按照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非刚性和非重点项目支出。

  肖捷指出,在做好“加减法”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继续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同时也要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提高支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

   钱随人走”保障随迁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对于如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问题,肖捷表示,这是我们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全家人一起享受亲情,这个愿望我们应当帮助他们实现。从去年春季的学期开始,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教育经费可携带”,用通俗一点的话讲,就是“钱随人走”。

  为什么能够做到可携带?肖捷说,近年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为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携带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国务院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了学生依据学籍而不是户籍身份,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原则。

  那么,哪些钱可以随人走?肖捷表示,主要是有两笔钱:一笔是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学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学校都能够及时获得学生携带的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而且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已经按区域实现了标准统一。另外一笔钱,就是“两免一补”资金,也就是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这项政策也将实现全国统一,进一步保障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公平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也是政府时刻放在心头的一件大事。

   PPP项目落地欲速则不达  

  在回应“PPP项目落地率低”的说法时,肖捷表示,PPP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客观上,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一个过程。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我们国家PPP项目的落地周期已经开始缩短,落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从财政部示范项目落地的情况看,第一批示范项目的平均落地周期大约是15个月,也就是一年零一个季度。第三批示范项目的平均落地周期已经减少到11个月,也就是说,第三批和第一批相比,落地的周期已经缩短了4个月。

  “我们也要看到,PPP项目普遍资金规模比较大,涉及领域也比较广,同时专业性也很强,如果前期准备、论证不充分,会给项目后续带来不良影响。”肖捷说,有关PPP项目的信息发布后,社会资本也要有一个适应期和响应期,这些都需要时间。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欲速则不达。PPP项目只有前期的准备充分了,后期的实施才能更加顺利。在关注PPP项目落地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项目的规范实施和风险防范。

  肖捷介绍说,截至去年底,我国已经签约落地了1351个PPP项目,总投资达到2.2万亿元,项目落地率已经超过30%,与去年初相比,无论是项目落地的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都增长了4倍多。

  肖捷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项目融资的环境,加大业务支持和项目推介的力度,推动PPP项目更加规范运作。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对于各界普遍关注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肖捷指出,当前我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去年末,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约为27.33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的去年GDP初步核算数计算,负债率约为36.7%。根据预测,预计到今年底,负债率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如果与国际水平相比,应当说中国政府还有一定的举债空间。

  同时,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也是总体可控的。为了防范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财政部高度重视,已经建立了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分类处置指南等一系列制度。为了制止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行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持“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的做法,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

  所谓“开前门”,就是要合理安排地方新增的债务规模。在今年提请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预算草案中,拟安排继续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同时也要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以满足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所谓“堵后门”,就是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的查处和问责力度。

  “我相信,采取‘开前门’和‘堵后门’并行、保障和规范并举等措施,一定能够合理控制住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量,切实把债务风险关进笼子里。”肖捷说。

   财政补贴资金不是“唐僧肉  

  去年财政部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公布了相关情况。

  “财政补贴资金不是‘唐僧肉’。”肖捷强调,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财政部高度重视,已经对部分骗补企业进行了公开通报,并依法从严处理和处罚,已经追回骗补资金和罚款约23亿元,并且对有问题的车辆不再补贴,对闲置的车辆也暂缓清算。相关企业正在采取措施,认真整改发现的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去年产销量已经分别超过了50万辆。肖捷表示,为了让市场能够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有一个适应期,在一定时期内,实行适当的补助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必要的。正是因为多年来财政政策的引导,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

  去年财政部与有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作了调整,主要是降低了补贴标准,同时也设置了补贴上限,还提高了准入门槛。肖捷表示,进行政策调整的目的,就是要形成扶优扶强的财政政策导向。这项政策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市场扭曲现象。

   从三方面做好财政扶贫工作  

  关于精准扶贫的问题,肖捷表示,今年财政部将继续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主要考虑从三方面做好财政扶贫工作。

  首先,要继续多渠道增加财政扶贫资金。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助地方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61亿元,比去年增长30.3%,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在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也会加大扶贫相关投入。同时,发挥好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扶贫工作。

  其次,要深入推进财政扶贫机制的创新。把涉农资金的整合试点工作推广到所有的贫困县,盘活和统筹使用存量扶贫资金。

  最后,切实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把支出进度、使用效益作为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今年财政部将专门组织开展一次检查,对扶贫资金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让老百姓的“养命钱”真正成为“放心钱  

  对于一些地方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问题,肖捷坦言,当前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体上仍然是收大于支,能够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抚养比持续下降的问题等,目前也确实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的问题。财政部和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督促当期基金收支矛盾突出的省份,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切实加强基金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解决好基金缺口问题,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肖捷表示,从长远来说,还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精算平衡的原则,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制度可持续;二是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为有效管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财政部已经陆续出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和相关的配套政策,违反规定造成基金资产损失的,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让亿万人民能够老有所养,让老百姓的‘养命钱’真正成为‘放心钱’,这是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要尽全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肖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