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级财政部门为文化产业注入“活力”

08.01.2015  09:22

   江苏省设立初始规模为20亿元的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二期)

  在成功运作江苏省紫金文化产业基金(一期)的基础上,经省政府同意,我省设立初始规模为20亿元的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二期),其中:省财政出资5亿元、省高科技科技投资集团及江苏毅达股权投资资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省直相关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出资10亿元。

  二期基金除服务江苏区域内的龙头文化企业、中小文化企业,还将进一步面向全国,不断扩大扶持范围,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鼓励更多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使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常州财政“五个着力”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2014年,常州财政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投入方式,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为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保驾护航”。

   一是 着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将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2014年落实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540万元,落实文化惠民工程资金874万元,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 着力加强传统文化传承。落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金100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207万元,历史文化名城软件工程资金500万元,有效支持了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

   三是 着力支持优秀文化作品创作。落实精品生产和扶持资金1511万元,落实文化艺术领域优秀作品创作和人才培养资金1100万元,积极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创作。

   四是 着力推进文化普惠工作。支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免费开放,落实免费开放资金1269万元,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五是 着力促进文化企业快速发展。2014年安排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其中拨款贴息600万元,支持项目36个;信贷风险补偿400万元,为成长型文化企业提供“无需抵押、无需担保”的保证保险,银行授信额度为不低于40倍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连云港市设立文化金融产品“连文贷

  为了扶持文化类中小企业发展,破解企业融资瓶颈,近日,连云港市推出文化金融产品“连文贷”。该市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出资、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原则,从市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资金池+银行+担保+再担保”的风险共担运作模式,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文化企业的资金投放。

  “连文贷”以不增加文化企业融资成本为基本原则,把融资综合成本控制在8%以内。并且尽量适应文化企业轻资产的特点,多利用版权、专利质押等反担保方式,进一步降低文化企业贷款准入标准。今年,财政部门首批注入风险补偿资金池200万元,银行按照资金池10倍标准加以放大,向符合“连文贷”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贷款支持。

  “连文贷”文化金融产品是连云港市创新扶持文化类中小企业发展方式的一项新举措。财政部门转变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式,由直接投入转为间接引导,逐步减少无偿支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领域,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宿迁市财政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宿迁市财政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强化措施,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 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加大文化建设投入,2015年预算安排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400万元,重点用于扶持文化企业发展、文艺精品创作和文艺人才的引进等方面。同时,拓宽文化投入资金来源渠道,确保一定数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社区)文化建设。

   二是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筹措财力,保障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年画馆、体育馆、青少年宫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免费开放,推动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 培育人才软实力。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0万元,专项用于市级文化单位书画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市文学院和市画院的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