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创新初获成效

27.11.2014  19:02

  新预算法的“一纸公文”,把“财政专户”这一专业词汇推进了公众视野,使之成为了社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客观来说,财政专户对实现专项资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曾经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各级财政专户信息公开不足、管理不够透明,专户总数繁多、资金流量庞大,加之财政专户的外部监督薄弱,围绕存储在商业银行的巨额专户资金所延伸出的利益链条,自然而然地滋生出腐败现象,问题层出不穷。为了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效应,全面及时地清理整顿各类财政专户已成必然趋势。

  根据国务院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我国将全面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各地一律不得新设专项支出财政专户,除经财政部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予以保留的专户外,其余专户在两年内逐步取消。

  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局长刘贵生日前表示,随着央行国库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各种需要进行专项管理的特定专用资金都可以纳入国库,在国库单一账户中得到更完整、集中和有效的核算管理。

  当涉及到既有利益格局调整,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理整顿财政专户,更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在基层采访中,无论是当地人民银行还是财政、税务部门,对管理层下大力气清理整顿财政专户都拍手称好,各方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基本一致。

  从记者在湖南多个地市采访的情况来看,许多地区对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新模式的意愿都十分强烈。部分地区的专户资金管理改革实践“试水”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一些地方,财政专户撤并近半。

  人民银行岳阳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理整顿财政专户不仅仅是简单地要求缩减专户数量,更需要探索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模式,满足专用资金的特殊管理需求。其中,将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通过开设子账户等方式进行专项管理,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模式之一。具体来讲,就是改变以往财政专项资金在商业银行专户储存的管理模式,对上级财政和外部门提供的专项资金以及本级财政安排的配套资金,在未使用前统一存放在本级国库单一账户下开设的专项子账户中,使用时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到最终收款人账户。

  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国库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统一管理,资金拨付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与新预算法中“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的规定要求高度契合。这种做法在实践中益处多多。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在商业银行设立的各种财政专户,全面构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另一方面,有利于简化财政专项资金拨付流程,加强对资金拨付的监督管理,提高地方政府的资金管控能力,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此外,在国库单一账户内实现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集中管理,对规避银行业金融机构恶性竞揽财政资金风险的益处也不言而喻。

  “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准确完整地体现了财政实际支出。专项资金拨付中减少了商业银行这一环节,以往沉淀在商业银行的大量资金及时进入国库,能够充盈国库资金存量,提高支付能力。”湖南某地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然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创新涉及既得利益重新分配,要谨慎推进。

  人民银行岳阳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的改革可以根据先易后难、先专项后非税、先增量后存量的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首先将民政优抚、经济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增量部分纳入国库单一账户;对存量部分设置过渡期,在过渡期内财政专户资金“只出不进”,待存量余额清零后及时撤销账户,最终将所有财政专户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

  也有专家认为,如果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财政专项资金仍暂需在商业银行开设专户管理的,那么也需要守住一条底线,即“财政或预算单位的资金拨付指令”必须先下达到国库,由国库将资金拨付数据纳入“国库一本账”后,将指令发送商业银行进行拨付;并且要切实发挥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监督管理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后,国库资金存量将会大量增加,如何有效实现国库资金的保值增值,也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