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灵谷塔再开神秘地下室 是否藏有“宝藏”还待揭秘

09.01.2016  00:11

  交汇点讯 随着牛首山供奉佛顶舍利地宫的建成、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千年地宫的展示开放,“宝塔地宫”成为近来的热门话题。紫金山上的灵谷塔是南京著名的民国建筑,但鲜为人知的是,灵谷塔的塔基部位是中空的。1月7日,文物部门将灵谷塔塔基打开,准备整修。交汇点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塔下这间神秘的“地下室”。 灵谷塔。

   【探秘“地宫”】

   80年来,地下室有什么还是一个谜

  “灵谷塔”因坐落于灵谷寺而得名,本名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主要纪念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将士,由钢筋混凝土及苏州金山花岗石建造,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部分。

  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记载,在率师北伐、建都南京、统一告成后,1928年国民政府“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在公墓建筑群中,纪念塔耗资最多,造价35.5万元,历时4年多,于1935年建成。

  1月7日上午,南京天色晦暗,细雨阵阵,紫金山更是笼罩在一片雾霭中。9点时,灵谷寺景区里除了几名来此晨炼的居民,还看不到游客。中山陵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和文物志愿者王老先生在灵谷塔下碰头。王老先生的父亲是民国时“总理陵园卫队”的成员。这一天,作为中山陵“守护者”后代的他受邀来到现场,见证塔基打开的时刻。

  王老先生告诉交汇点记者,关于灵谷塔的文献资料不少,但对于位于塔基的地下室,却只字不提。2000年前后,管理局工作人员曾打开过一次塔基,在当时开口入口处,存放了一些用于中山陵建筑修缮的蓝色琉璃砖瓦。“不过当时工作人员没有再往里走,所以整个地下室多大、里面有什么,还没人知道。

   从15年前留下的“小门”进去

  15年前,那一次打开塔基,工作人员用水泥、砖块将入口封堵。环顾塔基,封堵位置的外观、颜色很容易识别。

  “这次进塔,还是从这个‘门’进去。”工作人员说。“咚、咚”……工作人员挥舞着铁锤,敲打在“”上,砖块逐渐脱落。很明显,当时封门有意留下了出口,砖块砌得很“”,只有30厘米厚,不及其他部位的一半。在铁锤的敲打下,显得脆弱柔软。

塔基上打开出入口。

  不消10分钟,工作人员敲出了一个约1米见方的“入口”。打开一瞬,那脑袋探进去,就能感到里面散发着潮湿阴冷的味道。伸手进去,五指全部消失在黑暗中。一名工作人员把大功率的“太阳灯”绑在一根木棍上,先一步钻进去。王老先生与记者紧跟其后。太阳灯只能照亮一角,随着角度转动,原先照亮的地方迅速变回一片漆黑。

   巨型圆柱就是灵谷塔的“主心骨

  走进地下室,入口经过的是15年前堆放的琉璃砖瓦。随后,一行人踩着柔软而平整的泥土沿着圆形塔基轮廓向内深入。

  随着工作人员转动着太阳灯,灵谷塔塔基“地下室”的结构逐渐清晰。整个空间呈现出圆形,面积目测超过200平方米,高度约为2米左右。

  记者注意到,“地下室”正中处有一根约莫要数人环抱的巨大混凝土圆柱,而这就是66米高、九层灵谷塔的“主心骨”。而以中间的圆柱为圆心,四面还环绕着有一圈体量稍小的立方体,共计有8根,正式对应着灵谷塔的八面。中国的宝塔在唐宋时期大多为方方正正的4个面,此后才衍生出千变万化的造型。 灵谷塔的主心骨。

   混凝土架上生出几厘米长的“钟乳石

  地下室内环境潮湿,呼吸稍显憋闷。松软的泥土不知积累了多厚。记者注意到,相对于塔基外部的花岗岩,内侧地下室的墙壁上,则是一块块细密的青砖砌成的。时隔80年,地下室的部位混凝土脱落,露出的钢筋已经生锈,且不断的有水迹渗透出来。墙壁和头顶的横梁上都很潮湿,许多横梁处,已经形成了细小的钟乳石,最长约5、6公分。

地下室内,混凝土上生出钟乳石。

  木制结构的部分有些已经脱落且腐烂,落在地上,经年累月平铺为一片黑色的颗粒状物体。“我们一开始以为生物的排泄物,自己一看竟然是化成粉的朽木。

   【“宝藏”猜想】

   虽空空如也,但可能另有玄机

  探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在地下室内找到特殊的物件。但王老先生认为,就算如此也不能就此断定灵谷塔塔基内空空如也。

  与明代大报恩寺塔埋藏、供奉释迦摩尼顶骨舍利不同,灵谷塔是建于民国时期,同时它并非是供奉高僧大德的佛教建筑,而是供奉阵亡将士的纪念性建筑,所以灵谷塔下不可能有如阿育王塔、佛骨舍利等文物。不过,迄今为止在南京地区的一些民国建筑下,就发现了不少当时人们暗藏、放置的纪念物。

  比如今天南京体育学院内,1931年建成的“中央体育场”。”当时工程的奠基处,设在田径赛场司令台左方,在距地面约2米处置奠基石一块,上刻“中华民国二十年五月十日中央体育场奠基纪念”20个鎏金大字;同时还暗置铁匣子一个,内放大会筹备经过报告、各项体育运动规则、全场图样,以及奠基当天《申报》、《中央日报》、《新京日报》等报纸各一份。

  再如今天中山陵景区内的孝经鼎。这只铜鼎是1932年由金陵兵工厂制造,1933年秋由戴季陶和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捐赠的。除了鼎壁上铸“智仁勇”三个字,鼎内还藏六角形铜牌,上刻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之母黄太夫人手书的《孝经》全文。

  “在重要的建筑内暗藏一些纪念物,可能是民国时一个习惯。灵谷塔在当时也是影响力很大的建筑,所以不妨猜想,可能灵谷塔安葬的纪念物可能在地下室的泥土下,或是在‘主心骨’上某处暗龛之中。

   将重新封闭,秘密待后人揭开

  神秘“地下室”里究竟藏有什么?答案近期可能无从知晓了。

  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负责人告诉交汇点记者,15年前那次打开地下室,存放琉璃砖瓦,封闭的入口比较简单。“从外观上看比较明显。所以准备修正一下,用比较高档的花岗岩石材重新封闭。

地下室内壁的青砖墙。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地下室里是否有所埋藏,必须在完全清理后才能确定:“从文物安全的角度考虑,现阶段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为了寻宝,将地下室淤积的泥土等全部清空,再清扫一遍弄得干干净净,这样做是不合适的。”他还告诉我们,不妨保持文物本来的状态,留着未来准备妥当,各项条件具备时再揭开塔下的秘密。

  交汇点记者 张可 实习生 贺景璇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