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以试工为名进行盗窃

14.10.2015  18:56
  日前,地处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的一家珠宝店内1枚价值9万多元的钻戒被盗。经侦查,南昌警方抓获以试工为名实施盗窃的该店员工李某,同时带破另外两家金店被盗案。警方在案件侦破中根据此类案件的手段和特点,向商家和居民做出防范提示。        【案件分析】   网络平台因信息发布范围广、速度快,而成为商家发布招聘广告的首选,也导致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在应聘中编织各种虚假工作经历,以低廉的薪金要求使其被成功录取。上述案件中3家被盗金店均是通过某同城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李某据此主动找上门,每次均以自己曾经在广东一带金店工作过、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暂时不要报酬为由获得试工机会。   不法分子为了案发后能“金蝉脱壳”,在应聘时会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而通过编造虚假身份信息,甚至购买身份证、驾驶证等证件来获取商家信任。此案中,李某在3家金店应聘时提供的均是虚假身份信息,联系方式也是每到一处就换一个未进行实名登记的手机号码,这都给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商家在应聘时把关不严。部分商家并未制订严格的聘用程序,或是在执行规定时不严格,导致在招聘时放松警惕,给自身安全带来隐患。本案中李某每到一处应聘都只是自行填写一份入职申请表就进入试工期,商家甚至未对其身份证件原件进行验证,更别谈对其原工作单位进行相关情况的核查。 【警方提示】   商家在招聘时要认真核查应聘者身份,应制订严格、完善的招聘程序,完善用人制度,不论是招聘正式员工还是试用员工,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及时签订合同。对应聘人员提供的身份信息、住址、电话、工作经历等相关证明材料一定要进行核实,特别是会计出纳、收银员、保管员等重要岗位员工的身份核实更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遇到外地人或无法查实的情况,可以请公安机关帮助进行核查。   商家要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对贵重物品存放、保管、交接,应落实双人双锁等制度,达到员工相互监督的目的;同时有条件的商家可以在店内安装和完善视频监控系统,这样既能震慑违法犯罪活动,也能在案发后为公安机关尽快破案提供线索。   商家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以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自我防范能力和辨别犯罪的能力,支持公安机关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进行严厉查处,最大限度挽回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