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市场促转变创新机制谋发展——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深入推进国企改革

24.02.2016  20:43

            2015年,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以提高企业经营活力为中心,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探索出一条国有企业新形势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新路径。

     

              一、加强经营监管,强化目标考核,规范企业管理体系

     

              从制度入手,不断完善物资采购、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进一步从粮食购销、储存、加工和财务资产、纪检审计等方面加强管理。从岗位入手,对各岗位、各事项、各环节工作及业务流程进行细化设计,明确工作职责和行为标准。从考核入手,2015年根据与市局签订的《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将考核目标量化、细化,并梳理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及各岗位考核中,进行跟踪督查,推进企业规范化运作。

     

              二、凝练发展思路,整合优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体制

     

              一是优化仓储布局,在全市构建了“一个中心库、四个骨干库、三个收纳库”的仓储网络布局。目前沙洲库二期一万吨仓容建设项目已完成所有基建项目,届时将大大缓解仓容压力。二是整合优质资源,2015年完成对系统内资产土地性质由划拨转出让手续办理,所有房产和土地过户到总公司,进一步增强总公司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资产管理,近年来,共投入八千多万元,对乘航、塘市等八个库区进行维修改造,进一步提升仓储能力。根据“进出便利,储存安全”的要求,撤销已失去粮食收储收购能力的部分库区,并利用其区域优势通过租赁、置换等形式,盘活资产。

     

              三、发挥国企主渠道作用,加强产销衔接,创新经营机制

     

              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和龙头企业带头作用。立足购销主业。做好两季收购。2015年在粮价倒挂、连续阴雨天气、仓容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收购形势严峻。总公司主动作为,采取“二次烘干”、“预约收购”等方式,全面破解收购难题,做到了政府、农户双满意的良好社会效益。立足基地建设。不断完善苏北、东北两万亩域外基地运作模式。积极以参股、委托经营等形式在本地区开展优质粮源基地建设。立足产业延伸。发挥自身仓储优势及政策优势,加强与下游加工、销售类企业合作,依托“放心粮油工程”打造销售网络,丰富消费者餐桌。试水“互联网+”销售模式,与“淘沙洲”合作开展网络销售,进一步扩展产品销售渠道。

     

              四、立足行业发展,锻炼优质团队,打造人才激励机制

     

              总公司现有中高级职称8名,一级、二级技师各1名,高级保管员1名,高级检验员2名,所有在岗保管员、检验员全部持证上岗。初步建成了学习型、知识型、智慧型企业人才团队。一是建立上升通道,选拔了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员工充实到中层管理岗位,有效激发了队伍干事业的活力。二是加强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竞赛,迅速提高了青年仓储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公司荣获张家港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单位”荣誉称号。三是激励自我提升。对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聘任制,按照岗位、业务需求进行公开聘用,鼓励员工继续深造。以“研究生工作站”、“‘张粮’智慧粮食工作室”为平台,组织技术人员、业务骨干开展各类储粮实验,有效地推动了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