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扫一扫” 南理工兵课鼓励“开手机”

01.07.2015  03:53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美学”选修课有了个另类规定:上课,请一定要开手机。

  原来,与南理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博导张小兵教授和他的助手程诚、曹润铎等等为这门课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一问一答相声式的授课语言给同学们带来了话剧版的现场感之外,这节课最有趣的是老师把手机带到了课堂。

  在提问环节中,张老师特制了一个页面来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课堂上学生提及到了点名的事情,张老师随后笑了笑“我们不用点名,你们直接在微信墙上发个言,说’我到啦’就行!”张老师的这种“电子签到”的方式让学生们很是惊喜。

  在课堂上,老师的每页的PPT上,包括知识点、视频等都有二维码。每一页上的二维码扫一扫都有不一样的知识,机械原理的运动方式、3D枪械的拆解视频、左轮手枪的示范练习视频、平衡机的杠杆运作原理、稳定期的历史发展渊源、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内容丰富多彩。

  张老师常在课上提这句话:扫一扫,把知识带回家。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李同学说:“老师的这种方法新颖而有效率,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用手机做有利于学习的事情。

  张老师对上课使用手机有自己的见解,“其他老师都在倡导无手机课堂,但我却倡导学生在选修课上带手机。在信息化时代靠禁止手机是禁不住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上课时使用好手机,让学生没时间上网、玩游戏,我们每页PPT上有知识点或者相关知识点以及原理视频的二维码,手机拿出来随时扫一扫,把知识带回家。选修课和专业课内容很庞杂,尤其是兵器类的课程涉及面特别广,对于一些触类旁通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堂上适当使用手机上移动图书馆或者图书馆电子资源,对知识的探求和奢望,有时就是一瞬间的事,过了这个点也许就没兴趣了或者忘记了。为了使学生们可以更加容易地看懂一些原理的运作。张老师在每个知识点的旁边都提供了动态图。让学生们边看边理解。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们上课的效率。

  张老师还给这门选修课开了个公众号“兵器中的美学”。在关注了微信公共号之后,公众号里每天都在推送小知识,都是课上讲到过的使同学们很感兴趣的现象原理。比如“比火炮稳定系统更牛的鸡头稳定器”、“转管炮的前世今生”、“枪炮中的后坐力”……

  上课的两位老师都表示,“学生们加入这公众号后,评论发言都很自由,当然,他们也可以边听课边反馈一些小问题,我们都会及时改正。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们交流,能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课堂里的乐趣。”电光学院的陈同学说:“老师上课的方式很前卫,结合了现代流行的网络元素。我们就像看一场表演一样,第一次在课堂上能体会到自由放松的感觉。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