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胜】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法西斯德国崩溃

29.05.2015  10:08
【正义之胜】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法西斯德国崩溃 - 新华报业网
【正义之胜】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法西斯德国崩溃 - 新华报业网
【正义之胜】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法西斯德国崩溃 - 新华报业网
【正义之胜】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法西斯德国崩溃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71年前,数十万盟军士兵横穿英吉利海峡,开辟欧洲大陆第二战场——

  5月12日,3名小女孩在法国诺曼底奥马哈海滩的美军公墓,将鲜花放在一块墓碑上。     5月10日,游人从法国巴约市诺曼底战役博物馆前路过。     5月10日,游人在法国巴约的英军公墓参观祭拜。     5月9日,法国巴黎社会各界人士来到位于凯旋门脚下的无名战士墓边,祭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将士,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  

  新华报业网讯 激昂的军乐、盛装的游行队伍、凯旋门下巨大的法国国旗……当地时间5月8日,是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正义之胜’柏林-诺曼底报道组”在法国巴黎凯旋门前,见证了盛大的纪念活动。随后,“正义之胜”报道组赶赴诺曼底。71年前,也就是1944年6月6日,数十万盟军士兵从英国朴茨茅斯出发,横渡英吉利海峡,于次日抵达法国诺曼底海滩,开辟了欧洲大陆第二战场。这场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吹响了盟军胜利的号角,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1944年,《新华日报

  曾详细报道这场登陆战

  在法国卡昂和平纪念馆里,记者看到关于这场登陆战的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为开辟第二战场,选定1944年6月6日作为登陆日(D-Day)。当日盟军集结39个师共288万人,飞机约15700架,各种船只6000多艘,在6日对诺曼底发起猛烈的攻击。登陆的五个海滩由西向东分别是犹他滩(Utah Beach)、奥马哈滩(Omaha Beach)、金滩(Gold Beach)、朱诺滩(Juno Beach)、斯沃德滩(Sword Beach)。其中,仅在奥马哈滩头就长眠了2500名美军战士,几乎每一米宽的海岸线就倒下一人。6日傍晚,美第5军3.5万人成功登上奥马哈海滩,接着“犹他”、“朱诺”、“宝剑”、“黄金”4个登陆点的盟军也成功巩固了自己的滩头阵地,并在海空军的支持下向纵深发展。

  消息很快从诺曼底传到了中国。1944年6月7日《新华日报》头版标题是:《举世热烈期待的第二战场开辟了,你要认识那些组织这伟大战争的盟国将领们,请读:海陆空风云人物》。当天的《新华日报》还在头版介绍了权威军事思想家M·威尔纳写的《论第二战场》,并评论说:“穿过英伦海峡,像一道闪电——第二战场开辟了,像一声破裂地球的巨雷,告诉全世界: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们过去良久苦思冥索的第二战场,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今天,终于开辟了,终于拿事实表现了出来!”紧接着第二版又拿出了一个整版,详细报道了登陆作战情况,标题是《四千船舰万架飞机出动:盟军在法国登陆——攻势进行顺利,死伤极为轻微,伞兵在敌后着陆,克恩和卢昂附近激战》,并配发社论《第二战场开辟了!》。此外,《新华日报》还在第一时间走访了国民政府参谋总长何应钦。何应钦说:“今天,盟军敌前登陆之举,在极短期间内,即告成功,足见其事前准备之周密。我深信,在最短期间内,盟军不难以雷霆万钧之力,摧毁轴心军的反抗而解放欧洲大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对于日寇的打击极大,一方面可增加在远东作战盟军的士气,另一方面可加速日寇的溃败。故欧洲登陆之举,也不啻为日寇的丧钟。”而就在诺曼底登陆的前一天6月5日,《新华日报》太行版还刊登了《罗斯福谈攻欧日期——可能发生在六七八月》的文章,对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能性做了简短的报道和分析。

  卡昂纪念馆馆长斯特凡·格力马迪先生告诉记者,到1944年6月12日,盟军在诺曼底的几个滩头已经连结成一条阵线,后续部队源源而来,军需物资不断增加,这些,都保证了诺曼底登陆的成功。8月19日,盟军占领了塞纳河西岸的芒特。这一天,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解放了自己的首都。8月25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的法国第二装甲师从巴黎南门和西门进入市中心。当天下午,法国勒克莱将军奉命接受德军投降。

  在此期间,《新华日报》也在不断跟进战事报道。1944年6月8日,《新华日报》再次在二版头条以《盟军深入法境》为题,报道了盟军前锋攻克克恩古城情况;9日,又以《盟军攻占贝叶》为题,报道了艾森豪威尔将军前往前线视察的情形。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战事的推进,《克恩城内巷战激烈》、《法北全线激战》、《盟军攻占留个据点》……一篇篇新闻稿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且几乎每天都是头条位置。

  战斗最激烈的奥马哈海滩

  已成为旅游胜地

  “在法国所有西部海岸中,如果说布仑加莱是最接近英国海岸的地区,那么,诺曼底便是接近英国海岸的次要地区了。”在1944年6月7日《新华日报》的一篇题为《波浪滔天的法国大西洋海岸》一文中,作者“楚白”详细地分析了诺曼底地区的地形特征。如今,在这片狭长的海岸线上,富有历史感的法国人在此培育了独具特色的“二战纪念文化”。纪念馆、军人墓地是“纪念文化”的核心内容。粗略计算,诺曼底大大小小的纪念馆有30多处。记者沿着诺曼底一路行进,实地探访了战争中幸存的古城巴约、战争最惨烈的奥马哈海滩、最难攻下的奥克角、在街道上发生了激战的死人角、被炮火夷为平地的卡昂、D-day博物馆、卡昂博物馆、英军墓地、美军墓地、德军墓地。

  今天,奥马哈海滩上盟军码头残留下来的部分在低潮时仍然可以看到。扁砾石滩已在登陆之后的几天内被盟军工程兵清除。海滩公路得到了延伸,附近的村庄也得到了扩大,但海滩的地形仍然没变,德军防御工事的遗迹仍然可以看到。在奥克角,记者依旧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弹坑,及德军在此留下的防御工事。在奥马哈海滩上,盟军为在诺曼底战役中阵亡的美军将士修建了一处墓地,不少游客都拿着导览图,前来寻找《拯救大兵瑞恩》中牺牲者的墓碑。而沿线大大小小的或官办、或民营的纪念馆门前,也依旧可以看到当年“谢尔曼”式的坦克、德军88毫米重型高射炮、德军“Panther”黑豹坦克的炮管……这也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的“军事迷”。

  记者还特地前往诺曼底附近的格朗康迈西市,实地探访了由华人雕塑家遥远雕塑、赠送给该市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女神”舞动飘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抬的左手上有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那似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字、“和平”的“”字,又似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

  巴黎放假庆祝“胜利日

  香榭丽舍大街满是国旗

  诺曼底成功登陆的消息发布后,《新华日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走到重庆大街上,采访人们得知诺曼底登陆后市民们的反应。报纸的《号外声里》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的情况:昨天下午6时左右,一片“号外”声,传遍了整个重庆,望眼欲穿的第二战场开辟了!小报贩气喘喘地边喊边跑,街头巷尾只听见“号外!”“买号外!”两种声音。都邮街社会服务处广播机下,麋集了五六十个人头,正在聆听第二战场的消息,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在民生路,三个公务员模样的人,一边走一边读着一张号外。一个说:“这一下登陆了,苏联一定配合进攻,两下一夹,德国可要垮台啦!”旁边的一个接着说:“当然!苏联一定要乘机配合进攻,希特勒寿命注定了。”……第二战场开辟,兴奋了整个山城市民,连小报贩们也不再想奔波的疲劳,大家融汇在一片喜气里。

  而法国人在纪念诺曼底登陆和“胜利日”的时候,同样不含糊。“巨大的国旗也就只在5月8-10日,在凯旋门下挂3天。”凯旋门的安保人员告诉记者,每到“胜利日”,法国凯旋门等重要地点,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香榭丽舍大街两旁也会挂满国旗。由于“胜利日”全法国放假1天,今年恰与双休相连,法国民众也将这3天的“胜利日假期”作为一个小长假,以各种方式欢度。而在诺曼底的“主战场”,在记者探访过的巴约、卡昂等地,每年有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策划:周跃敏 刘守华 陈钢 统筹:彭广余 视觉:沈东 供图:新华报业视觉中心

原标题: 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法西斯德国崩溃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