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剧《激辩三十八天》首登国家大剧院

27.04.2015  09:30

  4月23日晚,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应邀参与国家大剧院2015夏季演出季演出的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原创话剧《激辩三十八天》在这里精彩上演。该剧主创阵容强大,曾获得过“飞天奖”、“金鹰奖”、“金狮奖”、“芦花奖”的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康尔担任编剧;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导演钱态担任导演;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杨宁,著名实力派话剧演员史奕、庄嘉敏担任主演。话剧《激辩三十八天》以史为据,冲突感十足,充满思辨的色彩,戏剧化地演绎了发生在1937年的一场长达38天的著名辩论。“与旧金山大桥同年竣工的钱塘江大桥该不该炸?”“当局做出的‘决堤御敌’‘毁城抗日’的决策是否正确?”等等,三位身份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物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智慧的交锋,全剧高潮迭起,引人入胜,激烈的思想碰撞与观念博弈贯穿全剧,让观众看得酣畅淋漓。

  《激辩三十八天》围绕三场激烈的、意味深长的辩论展开。1937年11月,留美博士、桥梁专家茅以升正在为举世瞩目的钱塘江大桥筹备竣工典礼,爆破专家金教官带着国民政府军政部的密令赶到了杭州,要求茅以升协助他炸毁刚刚建成的钱塘江大桥。茅以升如雷击顶,与金教官就知情权、独立思考及理性判断等问题,展开了激辩。在留德博士、浙江省主席朱家骅的办公室里,茅以升、金教官、朱家骅就钱塘江大桥该不该炸、为何而炸、不炸又如何等问题,展开了激辩。在朱家骅的斡旋下,南京政府同意暂缓炸桥。但是,随即免去了朱家骅浙江省主席的职务。心灰意冷的茅以升就知识分子如何爱国、如何与政府合作等问题,与朱家骅在钱塘江边又展开了激辩。最终,1937年12月23日下午5点30分,当日军的骑兵向钱塘江大桥冲来,执行炸桥任务的金教官在“公然抗命”4个半小时之后,挥泪炸毁了茅以升的“儿子”——钱塘江大桥,给历史留下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在剧中饰演国民政府浙江省主席的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院长杨宁介绍,《激辩三十八天》并不是一部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作品,而是以话剧这种形式将一段历史经过艺术的处理还原在舞台上,三个人物激烈的思想交锋,以及争论背后的意义值得大家深思,希望能让大众懂得每个重大决定都应该要符合民意,同时不忘抗日时期的那段辛酸史,以史为鉴。编剧康尔表示,这部话剧的受众群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因为这部话剧没有过多的商业元素,而是通过三个演员不停的争论来撑起整个90分钟,可以说这部话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思辨性、哲理性和艺术性。而作为小剧场话剧,《激辩三十八天》既不无厘头搞笑也不是先锋实验性的,可以说它依旧坚持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台上三个演员,一个代表军方、一个代表政府、一个代表知识分子,三个人各有不同的立场,争论一个至今为止都给不出正确答案的问题“钱塘江大桥究竟该不该炸”,三个人品德都没有问题,没有一个是坏人,但是面对这个问题三个人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话剧《激辩三十八天》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三位特色鲜明的主人公形象——留美博士、桥梁专家茅以升,留德博士、浙江省主席朱家骅以及留日教官、爆破专家金大勇。舞台上,三位主演唇枪舌剑、句句机锋,精湛的演技获得观众交口称赞,而该作品也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阐释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年古训。两小时的话剧,演员们演的投入,观众们看得认真,演出结束时,全场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给剧中英勇抗日的历史人物,也是向角色的扮演者致敬。北京市民王老先生表示,话剧中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了他,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感触颇深,这就是优秀话剧的魅力,江苏的话剧水平很高,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看到这么好的话剧。据悉,《激辩三十八天》之前已经在全国巡演近40场,而此次登陆国家大剧院的版本也是几经修改后更加完善精炼的版本,不仅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台词更加精准,甚至舞美设计也经过不断升级,务必还原那38天惊心动魄、精彩绝伦的故事。除23日外,24-26日,该部话剧还将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