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中触摸靖江——访著名朗诵家姬国胜

09.05.2015  10:50

 

和艺术家对话,铺垫和拐弯都是多余的。他会直截了当地剖开内心,把对事物的美好和向往,一一铺陈在你面前,没有丝毫余地,诚如对靖江的乍见之欢,对靖江之诗的久品不厌。著名朗诵家姬国胜说,这些喜欢就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

 

来靖之前,他在诗歌里看到靖江的阳光、浪花、香橼和生生不息。他总以为,诗歌必有夸张和想象。踏上靖江的土地,闻到第一缕花香,他的心就平静下来,嘲弄自己的揣测:靖江的秀美灵动,靖江的诗意唯美,岂是诗歌能够容纳的?

 

不论是置身街道还是走进林荫,他都毫不费力地与诗人契合、共鸣。在他看来,靖江这个滨江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花园,错落有致,精致宜居,诗人和画家这样的人群都适合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一定能找到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相约访谈短短片刻,他都不忍辜负了春光,独辟蹊径选择了百蔚园的鹅卵石小径,移步换景,交谈愉悦。

 

兴许是有太多的情感堆积,他身着白衣和素色围巾走上台,全身情不自禁地颤抖。诗歌的文字化作浸满情感的声音,咏叹、沉思、抽泣、仰望、寻找……姬国胜的演绎更如一部微电影,有了超脱语言和文字本身的维度和空间,也赋予诗歌以情节和故事。盈眶的热泪,高举的话筒,都是姬国胜向诗意靖江致敬的方式,也是这位著名的朗诵家,向诗歌膜拜的方式。

 

姬国胜朗诵过无数诗歌、散文,而专为一城而诵,确是头一回。他说,“春天送你一首诗”这样美好的主题,注定让天下诗人、诵者动容,无怪乎举办三年来,殷之光、瞿弦和这样的朗诵大家都能为靖江而咏。因为这背后,是靖江这片土地上绵远流长的诗意,是无数靖江儿女的人文情怀,更是诗歌和靖江共存的痛点。

 

希望有生之年,能再度见证靖江人以诗歌为信仰,虔诚地颂吟,深情地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