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华丽 回避实质

24.08.2015  06:50

  从整篇谈话稿看,可谓词句华丽,表述生动。但是,我们在现场的感觉,总有一种很强的虚无感。因为,安倍在念这一份谈话时,既没有真情,也没有感悟,而是像一个局外人在点评他人之事一般,不是作为一个当事人,而是以第三者的立场和口吻讲述历史。让人感觉不出他是作为一个加害国的政府首脑,在向千千万万遭受过日本侵略的中韩等亚洲各国人民,做一次发自内心的真诚道歉,活脱脱像是一名蹩脚的历史教师给学生们上课。

  其次,安倍的谈话中,虽然出现了“侵略”“殖民”等关键字词,但是他没有特别针对中国或韩国这两大受害国,而是具有极大的泛指性。

  安倍在阐述这一敏感的问题时,他是这么说的:“我们不能再有第二次的战争惨祸。事变、侵略、战争,这种使用各种武力进行威吓和行使来解决国际纠纷的手段,不能再用第二次。我们要与殖民统治作永远的诀别,必须创造一个尊重所有民族自主权的世界。”很明显,他在谈话中不愿意将“事变、侵略”和“殖民统治”与中国和韩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是采用极其暧昧的表述手腕,空对空地作了一种虚无的姿态。

  对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走上殖民、扩张和侵略之路的原因,安倍过多地强调了当时的世界形势和日本所处的环境。这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日本为了自身的安全和生存,不得不走上了一条侵略他国扩张领土的道路。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卸了日本的战争的责任,为自己的侵略与殖民统治寻找一种合理的借口。

  对于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安倍在谈话中,使用了“交战各国”。对于慰安妇问题,谈话使用了“在战场的背后,遭到深刻的名誉与尊严伤害的女性们的事,我们也不能忘记”。

  安倍的战后70周年谈话,是一份华丽的谈话,却也是一份没有灵魂与诚意的谈话。它装扮了自己,却难以获得受害国人民的认可与接受。从这一份“安倍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要想与中韩等受害国寻求和解,路途依然十分遥远。

  (摘自:第一财经网站)

  原标题:词句华丽回避实质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