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陈光标高调慈善 谁最受益?

14.04.2015  16:39

  4月11日下午,陈光标在江苏泗洪县老家200多位乡亲面前,无偿将其所有的包括占地50亩的泗洪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占地20亩的农贸市场以及光彩幼儿园,建筑面积20000平方,市值约7000万元的全部产权和经营权无偿捐赠移交给泗洪天岗湖乡联淮村委会。(新华网江苏频道4月13日报道)

  争议“慈善家”陈光标,每次善举都能引起媒体和网友的围观。特别是近年来,“堆16吨人民币支持经济普查”、“钻进易拉罐中吆喝卖空气”等等高调和另类的行善手法受到不少网民的热议。有人鼓掌,有人斥骂,喧哗声中,陈光标的高调行为未曾止步,聚光灯下,继续“秀慈善”。

  毋庸置疑,高调做慈善,围观者的注意力都在陈光标身上。一方面,借捐款之举提高了个人和企业知名度,有作秀之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因为“高调”,陈光标的慈善行为几乎是透明的,在媒体和网民的监督下,善款、捐物的流向以及使用情况为世人所知,真正达到了帮助弱势群体的目的。陈光标此次无偿捐赠7000万老家房产权给乡里,最受益的应该是该乡老人和孩童。

  近年来,一些公益慈善组织问题多多,屡遭社会诟病。筹款、用款信息不公开;慈善机构财务状况混乱;慈善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陈光标的高调行为越过种种繁琐程序,用真金白银,直接施惠于弱势群体。多年来,陈光标捐助总额超20亿,直接受益者超过70万人。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调做慈善又何妨?

  “高调”也并非一无是处,陈光标敲锣打鼓的方式多次将“慈善”引领到舆论场的中心位置。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超乎以往。同时,善行可以激发更多善心,也让一些企业家和慈善家备感压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慈善、做慈善。陈光标的行善风格固然有其夸张、博眼球的地方,但不能全盘否定其给社会带来的正能量。

  更进一步说,参差多态乃是生活的本源。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施惠勿念,受恩莫忘。我们对做慈善的公众人物,总有一种固化的想象,觉得他们应该是清高、低调、做好事不留名。其实,做慈善也可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个人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做慈善,都是其性格、意愿和情趣的表达。只要不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只要不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只要是真行善,让弱势群体真正受益,无论高调慈善还是创新慈善,都应该得到尊重、理解和宽容。陈光标在微博里感叹:做了半辈子好事,觉得做个好人,做点好事,太难!也许社会公众的宽容善待之心,正是他掏出真金白银之后,最需要的正面反馈。

  敬畏和尊重每份善心、善意、善行,既不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也不是丧失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唯此,才能像比尔·盖茨说的那样:“只要我们继续保持慷慨解囊的传统,我相信世界会变得更美好”。(缪旭华)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