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受访者选专业最看重就业前景 经管专业受捧

15.07.2017  16:22

  2017年高考成绩已经揭晓,各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正在进行中。高考志愿填报直接影响着考生未来4年所处的院校、专业和城市,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核心结合问卷网,对2001名加入过高考的受访者发展的一项考察显示,52.5%的受访者更乐意到北上广读大学,67.4%的受访者选择专业时最关怀就业远景。

  受访者中,00后占1.6%,90后占30.6%,80后占48.1%,70后占14.6%,60后占4.3%。

   52.5%受访者更愿意到北上广读大学

  河北高中毕业生胡瑞阳的高考成就超越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12分,始终生机能到北京读书的他在报志愿时纠结了许久。“北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大都较高,如果想要增大录取概率,可能要填报北京地域的二本院校”。

  浙江宁波考生霍纯也表现,报意愿时发生最多的情感就是“纠结”。“固然每个分数段可选的院校都良多,但假如综合分数、专业、学校跟城市,抉择范畴就会大大缩小,甚至很难找到各方面都令人满足的计划,必需要有所取舍”。

  调查中,43.4%的受访者会在填报志愿时优先考虑专业,40.0%的受访者会优先考虑学校,13.9%的受访者会优先考虑城市,也有2.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你更违心到哪类城市读大学?调查中,52.5%的受访者更乐意到北上广读大学,27.1%的受访者选择家乡以外的二线城市,5.0%的受访者选择故乡以外的三线城市,12.4%的受访者选择留在家乡的省或直辖市内。

  张婷来自山东青岛,女儿在今年高考中因5分之差,未能到达本科一批的录取线。相较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张婷更希望女儿留在省内读书。“在省内读大学,离家近,咱们父母心里也更踏实”。此外,张婷觉得在省内读书能够积攒下本省的人脉,对未来持续在家乡发展也有赞助。

  数据表明,视野眼界(67.8%)是受访者以为大学所在城市对个人成长影响最大的方面。其余方面顺次有:实习和就业机会(59.7%)、文明底蕴(54.4%)、生涯品德(48.4%)、思维理念(38.9%)、人脉层次(30.0%)和创业环境(27.5%)等。

  对考生面对专业、学校和城市三因素时的“取舍艰苦”,聚铭师网首席专家、生活计划师孙成表示,专业挑选决议着考生大学期间学习的常识框架乃至将来的求职、破业,应该在自愿填报进程中给予足够的器重。相较之下,学校和城市则更多是对环境的影响。“学校和城市会影响一个人的视线、平台、机遇和资源,同样也至关主要。但环境只会影响人,无奈决定一个人。在大学,追求知识技巧和思维框架的发展更为要害”。孙成坦言,考生填报志愿时“非北上广不报”的情况也常常呈现,但通常情形下,如果考生将“城市”作为优选要素,其可选院校的档次会有必定水平的降落。

   选择专业时,67.4%受访者最看重就业前景

  霍纯盼望学习软件、电子信息和主动化等相干专业。“一是由于我个人爱好着手,对编程也比拟有兴趣;二是因为人工智能、虚构事实等备受关注,应当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愿望毕业后能有机会进入这些范畴”。

  选择专业时,受访者最重视就业前景(67.4%)。其他方面还有:个人兴趣(48.8%)、未来职业规划(47.9%)、所选学校该专业的排名(39.7%)、课程难度(28.5%)、个人善于学科(28.4%)、培育模式(15.7%)和考研或出国难度(6.6%)等。

  韩德民(化名)是河北某高中文科教研主任,他倡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从个人兴趣和人生规划动身。“填报志愿不是当下一时的事,最好能对全部人生发展有一个大抵假想,把控好慷慨向。如果在大方向上出现了偏差,之后想要‘调换赛道’,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本次调查中,治理学(40.6%)、经济学(32.6%)和工学(28.9%)是受访者最心仪的专业类别。其他种别依次为:医学(17.7%)、理学(17.0%)、法学(16.8%)、教导学(14.6%)、历史学(13.6%)、文学(9.8%)、哲学(8.5%)、军事学(4.9%)和农学(3.8%)等。

  而在选择学校时,49.7%的受访者在意综合排名,46.4%的受访者在意优势专业和行业,44.6%的受访者在意行业著名度,42.0%的受访者在意就业率,39.9%的受访者在意所在城市,24.7%的受访者在意是否为“双一流”,23.7%的受访者在意师资前提,12.3%的受访者在意考研率,10.0%的受访者在意生活条件,9.0%的受访者在意试验室程度,7.0%的受访者在意出国率。

  韩德民认为,考生看重学校的综合排名,很大一局部起因是出于比较心理和虚荣心。“人人都希望上名校,希望学校排名靠前。但也有部门院校虽然综合排名不占上风,却有强势专业或较高的行业认可度,这些学校也是值得斟酌的”。

   72.5%受访者志愿是自己决定

  相较以往,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也涌现了新的政策和趋势。孙成表示,首先是志愿填报批次的合并。今年,山东、上海、海南3个省市实施了本科批次合并,还有河南、辽宁等19个省份履行了二本、三本的合并。“第二是‘大类招生’。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已经开端实行大类招生。许多高中毕业生对于大学专业的意识非常含混,通过大类招生的方法,在大学期间给考生一年的时光对各个专业进行懂得,有利于日后选择详细的专业发展方向”。第三,是相较于以往“大学+专业”的录取模式,今年浙江省出现了“专业+大学”的录取趋势。“‘专业+大学’的录取模式更加个性化、更能体现学生专长,激励学生联合本身兴致、性情和才能选择专业、院校”。

  填报志愿的过程中,经常有家长为考生“代劳”。数据表明,72.5%的受访者的志愿是自己决定的,17.1%是家长决定的,2.9%是老师决定的。也有7.6%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孙成表示,整体而言,“家长包办志愿”的现象正在逐年减少。详细来说,一线、二线城市此类景象绝对较少,“家长包办志愿”更多出当初三四线城市。“填报志愿是考生人生中的重要一步,家长可以给出建议,但仍是应该把主导权还给考生”。

  张婷在女儿填报志愿时给出了很多提议和辅助,但她表示,终极的决定必须由女儿本人来做。“我也希望她意识到,从这一刻开始,她要学会独立思考、为自己负责”。

  久远来看,你认为高考志愿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97.8%的受访者感到会影响,其中56.5%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十分大,41.3%的受访者认为有一些影响。

  受访者中,今年高考生占14.3%,往年高考生占85.7%。

  为帮助考生及家长更好地实现高考志愿的填报,孙成建议,要应用好互联网、及时关注各类最新资讯。“首先要关注两大平台,一是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二是考生所在省的教育测验院官网。其次,考生应多关注自己目的院校的官网或本科招生网,了解往年该校的招生录取数据,作为志愿填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最后,建议考生多关注海内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媒体报道的信息经由精心筛选,可能为考生节俭可贵的时间和精神”。

[义务编纂:丛芳瑶]

今明两天高招二阶段网上填志愿 招生专家给出建议
  高招第二阶段志愿填报的时间为7月27日—28日(截止时间为7月28日17:00)。考生须在上述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志愿填报系统(http://www.新浪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