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仓储设施建设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19.03.2015  11:10

 

      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服务着城乡两个千家万户,镇江市粮食系统把服务"三农"作为工作的重点,主动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并利用拥有的系统资源、资产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群众基础,以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行业协会、粮食批发市场、粮食经纪人组织等为服务载体,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粮食部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我市粮食部门现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备,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服务主体看,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粮管所)是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为农民提供粮食收购、加工、兑换等服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涉粮的农业龙头企业,也存在着服务功能不全、带动能力不强和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

      二是从服务内容看,当前为农民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粮食收购上,服务项目单一,缺少针对性,而农民迫切需要的种植结构调整、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粮食销售、加工、包装以及资金信贷等方面的服务仍然是短腿,服务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是从利益联结看,粮食购销企业、加工企业、农业龙头化企业主要通过收购粮食与农民联结,而通过粮食销售、粮食加工等环节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获得更多利益的途径和方法还不多。

      四是从政策保障看,粮食部门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诸如粮食订单、粮食储存、粮食烘干等社会化服务,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现有仓容58.5万吨,可用仓容只有43.7万吨,目前存粮占用仓容40.2万吨,今年粮食收购和仓容压力异常凸现。全市国有企业现有粮食烘干设备只有6家,占现有收购库点的1/10,占规划库点也只有1/5,为种粮农民服务的能力还很弱。在开展服务活动中遇到资金、税收、用地等多种政策性障碍,制约了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发挥部门优势,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服务。通过建立快捷准确的价格监测机制,全面监测并反映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通过报纸、《镇江粮网》等形式,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粮食市场信息服务。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进一步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引导农户连片种植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品质,推动专用、优质粮食生产的发展,实现优质优价,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同时认真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解决好农民不愿种的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技术指导,解决农民不会种的问题;通过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发展优质粮食品种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解决农民怕承担风险不敢种的问题。

        2、发展粮食订单,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把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作为发展粮食订单的核心,成为粮食企业为“三农”服务的具体举措。重点做好与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的粮食订单工作,扩大订单数量,大力发展名、特、优、绿粮食的订单,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提升粮食订单的优质率。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从粮食生产和流通特点出发,通过订单引导和指导服务,利用“公司+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形式和“二次结算”、“二次分配”等方式,把分散的农户与企业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3、创新收购方式,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国有粮食部门将带头执行好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积极组织好粮食收购,当好落实惠农政策主要载体的角色。积极牵头或参与兴办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粮食购销企业广泛吸收农民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加强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2015年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1-2个。积极引导具备资质的多种市场主体参与粮食购销,努力为从事粮食经营的各类企业、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指导和服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支持他们按照国家政策积极入市收购,活跃农村粮食流通。引导粮食经纪人规模经营,扶持粮食经纪人发展壮大,为粮食经纪人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使他们能够及时获取粮油信息,增强市场反应能力。组建粮食行业协会粮食经纪人分会,通过政策鼓励、利益吸引和法律规范,逐步建立规范的粮食经纪人队伍,加强粮食经纪人培训,充分发挥粮食经纪人在粮食收购和销售中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便利服务。

        4、壮大龙头企业,延长粮食产业链。粮油精深加工是提高粮油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粮油企业向粮食加工领域延伸,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开发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分享加工增值利益,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组织开展粮油加工业关键共性技术设备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实施粮油加工业升级工程,建立健全粮油加工业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粮食生产者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粮食生产者分享加工销售的收益。推动粮食购销企业、粮食仓储企业、粮食经营性企业和粮食经纪人与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联合、联产、联姻,拓展、延伸龙头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渠道,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大市场、大流通的应变能力。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为农服务功能。以国家新建千亿斤仓容工程为契机,合理规划全市粮食仓储布局,2015年新建8万吨以上粮食储备仓和收纳仓,缓解粮食收购仓容的压力。大力推进粮食烘干设备建设,1万吨以上规划库点全部添置粮食烘干设备,并逐步建设区域粮食烘干中心,解决农民高水分粮食出售难题。加强对农户安全储粮工作的指导,根据粮食收获质量、水分等实际情况,对各品种粮食的收获、脱粒、整理、降水、储存等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宣传普及农村安全储粮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安全储粮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指导农户科学储粮。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进农村储粮装具,推广科学储粮技术,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积极开展农村便民服务。大力发展农村粮油超市和粮食集贸市场,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充分利用仓储、加工设备和技术优势,发展“四代一换”(代购、代销、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网点优势,按照有关法律程序的要求,为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千方百计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镇江市粮食局    张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