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紫金文化论坛南京举行 晨报记者对话江苏文化大咖

22.05.2017  08:30

  5月20日,首届紫金文化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参加江苏发展大会的百余位文化界、社科界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实习生陈俨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万程鹏摄

  新华报业网讯 5月20日下午,作为江苏发展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的首届紫金文化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办公室、紫金文创研究院协办,南京艺术学院承办。

  参加江苏发展大会的百余位文化界、社科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江苏文脉传承与创新”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论坛分为“文脉传承”和“文化创新”两个单元,分别由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长江学者”、东南大学教授樊和平,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全国十佳编剧”李向民担任学术主持。

  去年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编辑出版300本江苏典籍、3000本江苏文库,以文本和数字化的形态整体呈现江苏2500多年文化史,这是江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工程。

  南大教授莫砺锋正参与编纂“江苏文脉工程”。他说,“中国有盛世修典的传统,汉语汉字和历代文献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而江苏地区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板块,‘江苏文脉’分为书目、文献、精华、方志、史料、研究6部分,规模巨大但意义深远,通过这项工程,江苏的传统文化将得到全面的梳理和提炼,成为推动江苏发展的一股精神力量。

  江苏作家毕飞宇则向温暖的江苏文学环境致敬。他认为除了一批80后、90后的新锐作家走进人们视野外,近两年最能体现江苏文学底蕴的一件大事是赵本夫、范小青、黄蓓佳、周梅森等一批老作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分别贡献了《天漏邑》《桂香街》《童眸》和《人民的名义》,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春天,把江苏的文学带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会上,南京晨报制作的紫金文化论坛会刊《紫金文道》受到好评。南京晨报记者在会场采访了台上台下共21位嘉宾。和他们的对谈中,我们似乎更能感受到江苏文化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们身上的“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陈洁

  记者

  手记

  求学问道余香在心

  南京晨报特刊被“一抢而光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充满思想性的论坛,但是观众非常热情,有点“一票难求”。前一晚,当记者在微信问,有一张票要不要时,立即就被秒抢。我提前半小时来到南艺音乐厅门口时,很远就看见早早到来的同事们,她们手捧当日南京晨报特刊《紫金文道》,正在一边向参会嘉宾、观众发放,一边欣赏赞叹:“封面是晨报大才子的文章哦!”当嘉宾傅益瑶在休息室看见南京晨报记者手中报纸有自己的报道时,立即问,这个报纸可不可以给我一份,随后细心地把报纸收了起来。论坛开始前,南京晨报特刊已被“一抢而光”。

  来自南通的焦宝林谈到南通的扎染技艺,向南京晨报记者娓娓道来,感觉任重道远:我们40年来遇见过两次大的震荡,面对大挑战,还要继续拼搏。他告诉记者他不久前在文博会上都有详细发言和思考。南京晨报的老朋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徐利明先生也再次和南京晨报记者交流了江苏文化发展的话题。

  高朋满座,畅谈昨天、今天和明天,共话发展与未来,愿再次相聚时,大家又是硕果累累。

  常芬

  采访最优秀的江苏人,犹如读了本本好书

  在本次江苏发展大会紫金文化论坛举办的前夕和现场,因为工作的需要,我采访了众多嘉宾。毫无疑问,他们都是这个领域内的顶尖人物、领军人物。如“苏绣皇后”姚建萍,其绣品多次作为国礼献出;如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周双喜,用5年时间复制了明万历帝定陵出土的妆花缎龙袍料……

  读一本好书,犹如一次美妙的旅游、一次愉快的探险;而采访这些最优秀的江苏人,便如打开本本好书一般,采访完后,犹觉有余香在心,萦绕不去。

  画家丛志远先生,江苏南通如东人,曾在南京艺术学院就读,现为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系和中国艺术中心主任、教授,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主席。对丛教授的采访亦十分愉快。他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在南艺研究生阶段及当讲师之后的写生经历。

  及至丛教授昨日要从南京回南通时,还发来消息,表示他此次旅途匆匆,很快将回新泽西,欢迎来访。

  这样的采访,这样的相逢,虽短暂,却如曾遇到的一本好书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仲敏

  文化人的可爱里透着自信

  一说起文化人,总感觉有点生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好像就不怎么接地气似的。

  但是,采访现场,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们的可爱和率真。

  台下,57岁的南通蓝印花布的非遗传承人吴元新,穿着自己的作品——一件领口以蓝印花布装饰的中式服装来了,手里还拎着一个同款的蓝印花布包包。说到高兴处,他从包里掏出一个名片夹送我,也是蓝印花布的。和他的对谈,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文化自信”不仅被他穿在了身上,还在血液里。

  台上,一样有趣。

  大会伊始,主持人就宣布此次会议按照国际惯例,每位嘉宾发言还剩一分钟时会响铃提醒。于是一场争分夺秒开始。为了不超时,清华大学的刘东教授加快了发言的速度;铃响了以后,傅抱石的女儿傅益瑶恳请“我想再讲两分钟”;雕塑艺术家吴为山则赶在铃声催促前就先声明:“我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嘉宾,经同意我可以延长两分钟……

  每个嘉宾,无论是祖籍江苏、生在江苏,还是在江苏生活、工作过的,对这片土地都有太多的热情和话语,他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他们强大的文化基因。陈洁

  每天8小时工作是不够的

  谦逊、认真,是此次论坛采访中,代表们给我的共同印象。无论是省作协主席范小青,还是精微绣大师赵红育,每个人作为大会的一分子,都抱着学习与激发创新的态度,珍惜难得的四海相聚,真诚交流,携手合作。

  此次采写的5位大咖,年龄均在60岁上下;普通工作者早已进入半退休或者含饴弄孙的人生阶段,他们还兢兢业业地在专业里静心琢磨。

  “每天8小时工作是不够的。”这是50后赵红育和记者说的肺腑之言,在迷你空间里绣出一番精彩,背后是40余载风霜雨雪、酷暑寒冬的深刻钻研。

  在这个信息实时传输的年代,手机微信只早晚各看一次,是均陶工艺大师李守才对自己的约束;年过六旬,动辄每天12个小时的俯首作业,他对专业的热爱与坚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

  时代褒扬“工匠精神”,看到这些江苏人的杰出代表,更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在各行各业,都是一个“手艺人”;要做好本职,做到出色,不能迷恋网络上的喧嚣,而是要“一针一线”、踏踏实实,以每一个平凡日夜的磨练坚守,换来世代精品传承。倪敏

  感佩于嘉宾们的真诚和清醒

  首届紫金文化论坛中,我采访了5位嘉宾,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分别是南艺的管向群书记、旅美画家曹俊、来自澳大利亚的小提琴家夏冰、剪纸非遗传承人张方林,以及在广州和香港都有文化实业的石金柱先生。

  曹俊先生当天特地穿着笔挺的西装,打上了领结,正装出席。当他提到自己以中国画的专长,被写进常青藤学校的教程中时,那种自豪,感染了采访的记者们。

  我想,这种激动,一方面是被嘉宾们的情绪所感染,为他们的成绩所喜;另一方面,主要是他们不约而同提到自己在海外取得的成绩完全是受到江苏文化的恩赐。想想确实如此。他们就是一面面明亮的镜子,是江苏博大深厚的文化在海外被承认、被赞美的镜子,从这一面面真切的镜子里,我作为江苏人,也有理由自豪,也有理由有那么一点小激动。

  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嘉宾们的真诚与清醒。坐拥江苏丰厚的文化遗产,嘉宾们仍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进取精神,让人感佩。论坛邀请四海江苏人回归献计献策,相信定能为江苏文化的发展集结不小的能量。孔方方

标签:

编辑: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