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荐书 | 江苏地域文化“一叶五花”

10.05.2016  21:45

  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和强省,虽然全省面积只有10.72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的1.12%,但是,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万亿元,全国排名第二,人均突破1.4万美元。有一次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与江苏省委书记做了一档节目,带上了一个直径60厘米的大蛋糕,书记说:“我再切一刀,形成了一个60%和40%的比率。”接着又说:“60%的财政收入是上交国家的。”这是说江苏经济对全国的贡献。江苏也是一个文化大省,清代康熙皇帝有两句诗:“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示江南大小诸吏》)。从北宋末年以来,中国经济与文化重心南移,江苏地域(江苏建省于康熙六年,1667年)成为中国经济与文化的重心之一。那么,江苏发展领先于全国的动力是什么呢?支撑江苏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江苏传统文化有什么内涵与特色呢?由陈书禄、纪玲妹、沙先一教授主编的《江苏地域文化通论》(江苏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通论》)在建构江苏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系中推出的一部求实创新与雅俗共赏的佳作。我很高兴地向大家推荐,希望大家抽出时间读读这本好书。

  《通论》的特色之一是在求实与创新中建构江苏地域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系。《通论》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系统地梳理、探讨了江苏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多元构成、文化精神等,进而总结了江苏地域文化的特征,努力建构的江苏地域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系。地域文化有两个维度:空间上的地理疆域,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南京猿人1号头骨复原头像)

  《通论》指出:从时间上来说,江苏地域文化源远流长,从35万年前的“南京猿人”至民国时期,江苏地域文化可分为萌生期(史前期)、初步成型期(早期国家期)、融合期(秦汉期)、初盛期(魏晋期南北朝期)、快速发展期(隋唐期)、再盛期(宋元期)、高潮期(明清期)、多元期(民国期)等八个时期,特别是东晋和南朝、明清、民国等时期的江苏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高峰;从空间上来看,江苏地域文化是多元的、多区域性的,大致分为吴文化、金陵文化(或称之为“宁镇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或称之“楚汉文化”)、苏东海洋文化等五个次文化区。在八个时期、五个次文化区的基础上,《通论》又分别从十三个类别上论述江苏地域文化:经济与科技文化、科举与教育文化、宗教文化、学术文化、语言文化、文学、戏曲文化、书画艺术、建筑与园林文化、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城市文化精神、江苏与世界文化交流,条分缕析,寻流溯源,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南朝萧景墓石刻)

  《通论》特别是在采用前贤与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求实与创新的角度把握江苏地域文化的特色,一是水文化、智者文化,长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二是农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重心同步推进;三是长江文化与海洋文化互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灵活,富有活力;四是善于通变,具有“后来居上”的勇气,富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五是多元性,“一叶五花”——江苏地域文化中有五个次文化区: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苏东海洋文化,充分体现了江苏地域文化作为中国南北文化交汇点、大陆文化圈与海洋文化圈交汇点的特色。

  《通论》指出:江苏地域的五个次文化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比如与吴地等以“水稻文化”为主不同,苏东沿海地区以“海盐文化”最为突出,苏东海洋文化的主要特色是煮海为盐、带有海味的物态文化;沧海桑田、神奇变幻的区域氛围;艰苦自立、敢斗敢拼的实践精神;海纳百川、大胆开放的海派气概。清末民初,包括南通在内的苏东海洋地区开风气之先,大胆开放,率先引进近代先进的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其中南通的状元张謇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他放眼世界,提倡“实业救国”,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陆续开办垦牧、轮船、面粉等公司及实业银行等;他又创下了近代史上“七个全国第一”:中国第一支股票、第一个农业企业、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博物馆、第一所纺织专科学校、第一所厂办大学、第一所水利工程学校、第一所盲哑学校,使南通获得“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正如胡适所评价的:“他(张謇)独立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通论》指出:江苏文化既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有现代特色,越来越具有竞争力与影响力,江苏地域文化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通论》的特色之二力求在提高中普及,雅俗共赏,受众广泛。《通论》旨在求实创新中提高,雅俗共赏中普及。虽然体大思精,内容丰富,但篇幅适中,全书仅有三十万字,语言通俗易懂,论述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尤其是著作的前三章,是有关江苏地域文化特色、发展历程以及多元性等方面的论述,是对江苏地域文化长期思考和积累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学术积淀和很深厚的学术功底,厚积而簿发。我们以第一章第三节中的“农商同道”一小节为例。这一部分大概3000字左右,但是作者翻阅和查找了大量文献资料,光引用古籍就多达12部,作者并没有因为该书是一部教材而放松对其学术价值的要求,学术含量仍然相当厚重。而读者在阅读时,并不会有陌生化和距离感,很多介绍作者娓娓道来,灵活生动,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有阅读的愉悦,学术性和通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泗洪,考古发现距今8000年前的水稻田,为世界最早)

  又比如《通论》在谈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吴郡志?杂志》)这句谚语时,分析了苏州在明代中叶以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在全国领先,尤其是洞庭商帮的出现。《论论》描述洞庭商帮时,借用了一句当时的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钻天洞庭”就颇为形象地把苏商拼命经营、善于经营的精神表现出来。《通论》指出:二十世纪的后期“苏南模式”中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就继承与弘扬了这种“钻天洞庭”的精神,有所谓的“四千四万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从形式上而言,《通论》也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图文并茂。书中除了大量的文字描述之外,还穿插了不少图片,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可读性。

(苏州园林)

  人们常说作品中的插图是一种浅显的“碎片化阅读”。而从全书来看,《通论》中的图片紧扣相关内容,它有时是本书文字作品具象的描绘,有时是对本书内容的补充,还有时是对本书更深入的解读和升华,画面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阅读空间,可以帮助读者更具象、深入地了解文字,如第十一章《江苏书画艺术》中插入了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局部)、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唐寅的《王蜀宫妓图》、郑燮的《竹石图》等名画和冯承素摹《兰亭序》、张旭的《肚痛帖》、祝允明的《前赤壁赋》等书法珍品,文字与插图媲美,相得益彰。《通论》在内容编排上也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每一章的最后,加上若干个关键词和思考题。关键词,可以让读者在阅读完本章时,能够准确把握本章的主要内容。思考题,将作者与读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发深远的思考。

女史箴图

  总之,《通论》将求实创新与雅俗共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具有科学性、丰富性、创新性,而且也有通俗性、受众的广泛性,对于建构江苏地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江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江苏文化迈上新台阶,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者: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