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我市全面小康建设“十强村”

17.02.2016  09:15

 

在2月15日召开的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暨综合表彰大会上,新桥镇孝化村、三太村、新合村、德胜村,靖城街道柏木村、友仁村,斜桥镇丹华村,东兴镇何德村,西来镇泥桥村、丰产村等十个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靖江市全面小康建设“十强村”称号。这些“小康村”有什么不同之处,记者进行了探访。

 

特色产业

 

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基础

 

这十个村都注重抢抓机遇“强筋健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斜桥镇丹华村原来曾是个“落后村”,近年来,通过村企共建,该村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节节攀升,2012年村集体收入86万元,在全市村级综合排名由原来的第97名跃升至第3名,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50余万元。

 

近年来,先后有德桥仓储、苏农物流、联合安能等一批大型企业入驻丹华村,目前村辖区内共有13家企业落户。村两委班子搭建村企共建合作平台,成立了劳务公司,成为企业的“管家”,相继承接多家企业的垃圾清运和劳务用工业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造收入30余万元。随着大型企业的入驻,丹华村75%以上的劳动力成为驻村企业的正式工人,年均收入4万至5万元。没有到企业就业的村民也没有赋闲,村委会引导大家利用区位优势,做起小买卖,为企业职工提供生活服务。目前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24个。

 

新桥镇德胜村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2009年,该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约2万元,负债高达48万元。2010年,村里来了个能人书记杨恒俊。在他的带领下,如今,德胜农业上演连轴好戏:建成10万只蛋鸡养殖场;规划建设1000亩德胜有机大米基地;利用废弃的河床和部分取土区规划建成标准养殖区近400亩,养殖水蛭、青虾、鱼等;与江苏瑞荣公司合作,投资近千万元、流转近600亩土地建设科技生态园;鼓励村民自办采摘、垂钓、饮食等“农家乐”项目,发展德胜休闲旅游业。

 

杨恒俊还帮村集体筹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德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包括生态大米、松花蛋、德胜村酒系列,涵盖了一二三产,品牌享誉周边县市。随着品牌运营的深入推进,德胜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短短几年时间内,德胜村一跃成为我市数一数二的富强村。

 

东兴镇何德村位于东兴镇西南首,地处沿江开发最前沿,村内有锚链生产基地,有产值超亿的“江北重工”企业,另有10多家个私企业,村集体经济与这些企业共同发展。

 

村容村貌美了,村民幸福指数提升

 

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漫步在西来镇丰产村,无处不感受到诗画般的意境,清澈的河水绕村落,茂盛的树林依民居,加上统一的白墙黛瓦,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散发出浓浓的文化味。利用沿江开发的契机,丰产村村级集体收入逐年增加,在全市率先建成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去年,丰产村推进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村容村貌进一步变化,新建环村道路北港路、改造丰产村至如皋市张黄港社区之间的连接道路、修复友谊港路和焦港大岸破损道路;拓宽2组、3组的埭前路;在沿江路北侧自然埭铺设污水管网、建造窨井和调节池等。

 

西来镇泥桥村是一个“村居合一”的行政村。近两年,泥桥村积极争创江苏省“美丽乡村”,大力推进村庄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促进、现代农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等六大工程,建成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便民服务中心、健身设施完善的村民健身广场,实施了污水管网铺设工程,泥桥农家书屋建成为市图书馆泥桥村分馆,位于泥桥集中居住区附近的新农贸市场投用。今年,泥桥村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优化村庄面貌,进一步加快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

 

在新桥镇新合村,一个接一个的惠民工程持续铺就着村民的幸福之路。在新合村村委会大楼前,有一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的三层小楼,这是该村自筹200多万元资金建立的村卫生室。一楼有诊疗室、输液室、药房,二楼有化验室、康复训练室和推拿室,三楼有个多功能活动室。“卫生室有3名医生、多张床位,能满足全村4500多名村民的基础医疗需求。”新合村党委书记徐月兰介绍,为了提升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水平,该村还特地引进了推拿和中医诊疗项目。

 

新桥镇三太村毗邻泰兴,虽然地处偏远,但该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从休闲农业、土地规模流转、集体资产资源租赁中获取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充实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加上光芒集团对三太村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投入,去年该村投入300多万元,对全村15个组的环境进行整治,拓宽了村民门前的道路,挨家挨户安装新垃圾桶,还安装了新型节能LED路灯。村民朱永才是村里的保洁员,他说,村里环境变美了,他做起工作来也轻松了许多。三太村党总支书记李云龙介绍,今年,三太村还将建设一个农民公园、对村庄进行立面出新等。

 

靖城街道柏木村自去年被列为“美丽乡村”试点村以后,完成了房屋风貌改造、庭院改造、危旧房改造和绿化亮化工程,拓宽改造了村内柏联路、红旗路等主要道路。全村组级道路硬化率达100%,主干道亮化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35%。柏木村还引资200万元建成生态园,既美化了环境,又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好民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村容村貌的变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一言一行,这十个全面小康建设“十强村”劲吹文明和谐之风。

 

去年7月,靖城街道友仁村村民季乐被确诊为尿毒症,他的父亲两年前因意外导致高位截瘫,母亲因一直在家照顾父亲,并无收入,家中唯一的希望全寄托在季乐身上。友仁村党总支书记顾桃红得知季乐患病的消息后,立即组织募捐活动,希望大家帮助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收到倡议后,村民们慷慨解囊,每户村民都积极捐款,有捐20元的、有捐200元的,加上辖区内企业及村内外能人的捐助,首次募捐就收到善款8万余元。

 

不管是谁遇到困难,友仁村的村民们都会伸出援手。就在去年夏天,一名泰兴籍驾驶员在驾驶收割机作业时,不慎被卷入收割机下,在千钧一发时刻,十余名村民火速奔向事发现场,合力抬起收割机,将驾驶员救起。顾桃红介绍,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活动,着力为村民解难事、办实事,切实改善村民生活。通过村委会的努力,村民们不仅邻里间关系融洽,还逐渐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花园洋房、小桥流水、回廊秀亭……新桥镇孝化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内风景如画,孝化村农民过上了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目前,孝化农民集中居住区有700余户住户,如何管理这么多住户,成为一个难题。随着首批农民入住集中居住区,孝化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同时成立,成为大家的“管家”。服务中心组织专业物管人员按照城市小区模式进行管理。“小区里的环境比以前圩上漂亮多了,我们住在这里,都很注意维护小区环境,不会乱丢垃圾等。”居民周中元说,居住的环境变美了,大家的心情也好了,邻里和睦相处,即便有了小矛盾,也会平心静气地协商解决。

 

全面小康建设“十强村”考核有五大类22项指标

 

记者从市委农工办获悉,近年来,为扎实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我市组织实施全面小康建设“十强村”创建活动,制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农村环境五大类22项考核指标。

 

2015年度靖江市全面小康建设“十强村”的考核范围是: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村。考核标准包括: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达130万元以上;村内基础设施或社会事业建设,村集体当年投入在50万元以上;有比较完善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达到“七室、两市、一场”要求(即有综合办公室、综合会议室、综合服务室、文化室、卫生室、警备室、民调室、生活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村民文体活动场所等设施),其中“七室”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制度落实到位,能够全天候对外开放;参评的村或涉农社区必须有较好的村庄形态,相对完整的农业生产区、工业生产区和集中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