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深 让诗和远方走得更紧更近

15.03.2019  16:18

  “”和“远方”牵手后的第一个全国两会上,与文化旅游密切相关的内容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更首次被完整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空间广阔,而且大有可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表示,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找准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在江苏,文旅融合的棋局已经铺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思考,并投身其中。

  只缺好产品的“黄金时代

  “小桥流水人家”装点梦里江南,“大风起兮云飞扬”吐露豪迈汉风,吴文化、金陵文化、楚汉文化、淮扬文化源远流长,古园林、明城墙、大运河历久弥新。当一颗颗文化“明珠”与旅游相遇相融,便构成了江苏最独特的风景与韵味。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不缺消费者,只缺好产品。”无锡市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认为,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必须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核心,全面提升产品供给,打造更多高质量的旅游精品。以无锡灵山文旅集团为例,25年来,这里已诞生了拈花湾、尼山圣境、兴汉胜境等大批精品力作,仅拈花湾项目年接待游客就超过250万人次。

  在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看来,除了传统景区,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同样属于旅游范围,演艺产品也期待朝着更多、更好的方向转变。“目前的旅游演艺产品还处在简单叠加文化元素、没有创造出自身特色的阶段。”他表示,“我们已开始加大在文化上的挖掘和创新,主要是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创新性产品开发,如到昆山听昆曲、到苏州听评弹、到无锡听锡剧等。下一步,我们还将考虑开展沉浸式演艺体验,让观众能更加深入到剧目情境中。

  不可或缺的文化体验感

  赏一眼晶莹的玉器,听一曲美妙的古琴,品一口清香的绿杨春,做一朵独特的通草花……如今,扬州486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已成为游人们的新宠。“以前,这里只是工艺品的集散地,面对的人群相对独立且专业性较强。现在,每年光来这里参观、研学等的人数就超50万。”扬州486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娟笑着告诉记者,这样的转变得益于一场由扬州工艺坊到“扬州486”的改造升级。

  “文旅融合一定要把文化的点挖掘出来,再以适合旅游的方式表达出来。跟一般观光旅游不同,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体验感很关键,要充分调动人们的各种感官,让人们感受到审美的提升。”马娟说,正是基于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众多的现状,“扬州486”从建设伊始就定位于主题突出、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开放式的非遗文化旅游综合体。为了增强体验感,集聚区内相继建成了中国玉器博物馆、扬州工艺美术馆、非遗活态展示区、大师工作室、私人定制区、旅游购物区、非遗文化传习基地等形式多样的功能性区域,将静态展示与动态项目充分结合。

  如今,“扬州486”已聚集起全市十分之一的非遗项目,古琴大师唐乃扬、通草花大师戴春富、剪纸大师张震梅等诸多非遗项目传统技艺技能大师相继到来。

  日渐紧缺的复合型人才

  现场导游词创作、英语口语测试、才艺运用……上周,来自江苏省50所高职院校的近百名选手在2019年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上就真切地感受了一把文旅融合带来的改变,并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与往届相比,本次比赛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导向,特地增加了“现场导游词创作及讲解”环节。选手需要在现场抽签选择一种旅游文化元素和游客类型,将两者有机结合创作导游词并进行现场讲解,“昆曲”“那达慕大会”“蒙古族长调民歌”等旅游文化元素通通被纳入抽签考题。

  一场大赛的变化折射的正是行业对人才诉求的变化。人才培养,学校是关键。“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涉及资源、资本、技术、艺术、服务等众多领域,单一型人才已无法适应这个行业。”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学校在推动旅游文化研究、促进文化融入专业、渗透教学等方面做了不少尝试,比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文化课程纳入专业教学;成立酒店博物馆和烹饪博物馆,通过“馆课互动”模式,服务专业教学与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侯国林表示,随着文化和旅游行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在未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将加大文化类课程力度,还将增加智慧旅游技术的相关课程。

  江苏经济报记者洪姝翌

标签:

编辑: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