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表彰舆论监督记者成常态

05.02.2015  12:00

      国家应当建立媒体舆论监督的激励机制,定期表彰舆论监督中的有功媒体和新闻记者;各媒体内部应该建立健全对有功的舆论监督记者和编辑的奖励制度,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并且形成常态。

        最近,权威部门对媒体舆论监督连续发出“利好”信号。

        先是1月22日,新华社党组对在推动呼格吉勒图案重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该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予以表彰,记个人一等功。紧接着,中国记协2月2日授予汤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号召广大新闻工作者向汤计同志学习。而同一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登文章《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之五——强化自我监督 防止“灯下黑”》。文章称,公开曝光要常态化,让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都发挥作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持证新闻记者共有25万多人。多少年来,众多媒体记者秉持传递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职业使命,在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深入基层,明察暗访,不畏艰险,刊发了大量的舆论监督报道,推动了政府工作的改进,使不少违法乱纪者被绳之以法、蒙冤受屈者获得正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华社的《新华视点》、《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都曾刊发过大量的舆论监督报道。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1998年10月题赠《焦点访谈》的16个字——“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曾激励了无数新闻记者投身舆论监督报道。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体舆论监督目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一方面,一些领导干部至今还持着怀疑甚至是抵触舆论监督的态度,一些新闻记者采写、制作的舆论监督稿件、节目还不够翔实、准确、权威,从中央到地方新闻奖的评选中舆论监督作品占比还不够高。另一方面,还有个别不良记者利用媒体监督进行新闻敲诈,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记者的行业形象。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公开报道中可以看到,汤计持续9年关注呼格吉勒图案的5篇情况反映,篇篇调查扎实,客观理性,次次击中该案的关键环节,推动了该案不断接近真相,直至重启审判。这5篇情况反映,既检验出了媒体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怀,也体现了记者汤计扎实细致的专业能力。媒体和记者扶正祛邪、匡扶正义,就要像汤计同志那样,以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传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传递时代正能量,弘扬社会正风气,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中国记协和新华社对有贡献的舆论监督记者论功行赏,不仅带了个好头,而且留给我们很多启示。从国家和省一级层面来说,应该建立媒体舆论监督的保障机制,对拒绝媒体依法监督的领导干部追究党纪或行政责任,对打击报复、造谣诽谤媒体和记者的领导干部追究法律责任,应当继续完善各级党政部门、司法机关的信息公开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国家应当建立媒体舆论监督的激励机制,定期表彰舆论监督中的有功媒体和新闻记者;各媒体内部应该建立健全对有功的舆论监督记者和编辑的奖励制度,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并且形成常态。

        可喜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舆论监督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近日,广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先耀就公开表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三个作用’,即暗访曝光的威慑作用,剖析正反两方面典型、惩恶扬善的警示引导作用,弘扬廉荣贪耻价值理念的教育感染作用。”如是说法当是对所有新闻工作者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