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为未来的新闻传播所用

05.02.2016  14:34

  孙志刚 原为美国唐纳德·W·雷诺玆新闻研究院科研副主任(2007年~2014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2014年),现为北京印刷学院特聘教授和浙江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在《大众传媒与社会》《报纸研究学刊》《亚洲传媒学刊》和《新闻与大众传媒季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担任《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与大众传媒季刊》等核心期刊的论文评审员。

  □孙志刚

  媒体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不是一件新鲜事,现在为什么有必要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呢?首先,人类已经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其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传授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公众所需要的新闻不再由传统媒体专门拥有。其次,技术不断更新讲故事的方法,人人皆可使用它们,这对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与媒体产业相比,技术产业的标志是“不断地动荡”。今天,对媒体产业来说,由于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已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将继续成为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每天需要面对的现实。

  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Nic Newman问卷调查了25个国家的130名资深数字媒体领导者,预测了2016年数字新闻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其中虚拟现实技术、移动终端和社交平台将是美国和西方媒体关注及投资的重点。

  在技术上,愈来愈多的社交平台可以支持虚拟现实APP的应用,如此下去,媒体将面临更多和更大的挑战,媒体产业也将有更多的剧变。

  因此,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有必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认识和摆正媒体与技术的关系。面对新技术的出现,我们是否能从新闻和传播的角度去认识它的意义和启迪?面对技术公司在传播渠道和速度方面的创新,我们是否能从媒体的角度去学习它,让它为未来的新闻传播所用?对于这些及其他许多类似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利于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的转型,而且有助于媒体在未来更好地生产和传播新闻。

  技术眼光决定未来发展

  对媒体来说,乔布斯于2007年推出的iPhone和智能手机技术尤其值得注意。智能手机集硬件与软件于一体,既有内容又有渠道。它的内涵包括人类对人工智能、计算机和机器学习等学科的研究。伴随着宽带技术的普及,它为媒体在多媒体展现内容和视频应用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它还使人们在移动中接收和处理新闻资讯成为可能。《纽约时报》的研发部于2008年便着手考虑如何在智能手机上展现《纽约时报》各个版面的内容,包括汽车、房地产和其他广告。

  在互联网之前,《卫报》常常在竞争激烈的九大英国报业集团中垫底。1994年,当时的《卫报》总编辑Alan Rusbridger访问了硅谷。他认定互联网代表了媒体的未来和《卫报》需要转型。在2000年左右,该报实施“数字优先”的理念,并制定了“开放编辑”“开放新闻资料”“开放平台技术”和“开放式新闻”等一系列重要策略。如今,《卫报》已成为英国报业媒体中数字转型的佼佼者。

  互联网所具有的多媒体属性、互动性、链接数据库和资料搜索等特点为多样的讲故事方法提供了可能,智能技术和移动终端将公众在传授关系中的地位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和多样化极大地丰富了公众接收、处理和分享新闻资讯的过程。与传统媒介技术相比,这些新技术更加符合人类在信息消费方面的动机和愿望,更好地满足人类对新闻资讯的需求,从而深得公众的喜爱。因此,面对新技术的出现,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应该有更多的理性思考,用发展的眼光和从新闻专业、媒体效果和受众需求等角度决定对新技术的采纳和应用。

  数字优先提升影响力

  媒体产业生存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新闻采编和传播获得最大的社会影响力。所谓社会影响力指的是媒体生产的新闻报道在公众和社会上引起广泛的注意及讨论的程度。这既是媒体生存的根本,又是媒体的特色。因此,在决定对新技术的采纳和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时,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这一生存目的和使命。

  今天,社交平台不仅是人们获得新闻和信息的平台,还是他们点赞、转发、讨论和评论新闻资讯的所在地。为什么在过去的20年里没有一家媒体组织想过创建社交平台?原因之一是,在互联网之前媒体既有内容又有渠道的事实使媒体习以为常地认为新闻内容非自己莫属。在新媒体环境里,这种理念不仅落伍,而且应该被摒弃。

  《卫报》之所以在转型方面领先于其他英国报业媒体的一个原因是其倡导开放型编辑部文化。比如,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在内,新闻编辑部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加每天早晨由总编辑主持的编前会。自2006年起,《卫报》要求所有的稿件先在网络上发布,然后才在纸质版本上登出。没过多久,这个策略又让位于“数字优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终端等多种数字平台的出现所带来的改变,和力争在新媒体环境里继续弘扬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数据应用强化竞争力

  媒体核心竞争力指的是媒体从业人员生产新闻内容的能力。在技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环境里,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应该把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掌握当作构建和保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未来新闻编辑部里,除了新闻专业的知识之外,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学会使用数字媒体技术,包括各种网络分析法和软件,以及掌握有关网络编码语言和计算机程序编写等方面的知识。它们是未来新闻编辑部里的工作语言和环境。不掌握这些技术知识的人将无法立足,更不用说胜任未来的新闻职业要求。

  新技术能够帮助媒体更好地在第一时间和第一地点将新闻资讯送到公众的手里,有助于媒体更好地分析和了解受众使用媒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但是,技术公司在推出新技术时很少考虑媒体的需求。因此,媒体应该不忘自己的目的和使命,根据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求采纳新技术,从而做到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更好地展现新闻和更好地体现新闻的价值观。

  比如,《卫报》新闻编辑部使用自己设计的名为Ophan的网络分析工具,旨在让所有的采编和经营人员随时和即时了解公众对该报每一条新闻报道的使用数据。他们的目的是让Ophan起到“数据民主化”的作用,让每一名员工都具有数据的概念,但又不被数据盲目地牵着走。

  理性地看待媒体与技术发展趋势的关系,要求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从媒体的发展规律、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等角度去认识和采纳新技术。媒体不应简单地把技术公司看作是对自己生存的威胁,媒体应该学会与技术公司共处和向它们学习,让技术为媒体服务,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新技术面前,媒体既不能情愿或不情愿地举起双手或完全缴械,也不能像盲人摸象一样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