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培养让学生有了“铁饭碗”

09.09.2015  09:25

 

冠名班学生在博瑞杰公司实习。

 

新学期,省靖中专校又迎来一批企业老总洽谈冠名办班事宜。近年来,省靖中专校探索校企联合办班模式,学校、学生、企业均从中受益。

 

学校

 

学生学习有了目的性

 

早在2008年,省靖中专校便开始探索校企联合办班的模式,陆续与大中电机、华菱锡钢、凯傲宝骊、恒力制动器等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开办冠名班,学校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基地,企业成为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了上千名技能型“蓝领”,既为职校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又满足了企业对本土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几年来,一批批冠名班的学生走进企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从2013年开始,学校与本土企业合作的面进一步扩大,16个班级全部都有冠名企业,2014年,冠名班级达到20个。除了合作已久的企业,合作办班面延伸到了更多的专业和领域,百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文峰大世界、江苏三马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以及联通分公司都纷纷与学校的烹饪、会计、机电、电商、网络等专业班级结成联合办班对子。这些企业派出老总、经理、骨干技术人员等担任冠名班级的职业指导专员,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便利,成为学校的“编外教员”。

 

省靖中专校副校长顾卫国介绍,校企合作办学后,企业技术骨干会参与班级专业课程的制定,有了他们的参与,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更具有职业操作性,学生的学习也更有目的性,解决了企业的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跟生产不适应的问题。“因为学生已经知道以后去哪个岗位工作,就会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这对于把学生培养成专才非常重要。”顾卫国说。

 

学生

 

专科生薪水媲美本科生

 

根据省靖中专校就业中心对学生的跟踪回访显示,冠名班有50%左右的学生会留在冠名企业工作,就业一年左右的学生,普遍月薪在3000元左右,部分专业的优秀学生月薪高达四五千元。不仅收入不低,冠名班的学生就业时的选择面也有所扩大,从“我找工作”变成“工作找我”。

 

陈凯是2011届焊接专业中专班的学生,所在班级由我市民生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冠名。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很早便得到企业负责人的重视,在实习期就向他伸出橄榄枝。临近毕业时,在学校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有多家企业找到他,表示愿意录用他。由于对冠名企业的工作环境较为熟悉,经过综合考虑,陈凯最终选择在民生公司就业,目前他的年薪已经达到8万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学校很多专业特别是汽修、焊接、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非常抢手,经常出现多家企业“抢学生”的情况。“因为经过较为系统的培训,并在企业实习过一段时间,冠名班的学生专业知识较为全面,入职后上手快,很受企业欢迎。”顾卫国介绍。

 

顾卫国表示,根据校企合作冠名办班协议,企业需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冠名班学生,这在间接意义上让学生们有了份“铁饭碗”。而学校每年也会邀请企业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优先为企业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问题,学生、企业均能从中受惠。

 

企业

 

员工流失率明显减少

 

在冠名班,学生从进入学校之初就和企业有较为密切的接触,不仅在企业实习,还会和企业员工一起参加拓展训练、外出参观等各类活动,由于企业文化已提前渗透到学校,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员工的流失率。

 

企业冠名后,学生从一开始就认同了这个企业的文化,融入企业的速度要快很多,在就业中能迅速抢占先机,同时,在企业碰到困难时也能坚持下去,自我适应能力更强。”顾卫国介绍。

 

靖江博瑞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已经与省靖中专校联合办班多年,公司负责人李桥告诉记者,目前企业60%的员工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学生不是毕业后再到公司工作,而是在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就提前介入。毕业后才到企业工作的员工,还要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相关培训,企业为此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学生的可塑性在毕业后也会有所降低。”李桥说,与企业员工相比,冠名班的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明显增加,另外,省靖中专校的教师还会参与企业的技术公关,冠名办班的形式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一种“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