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河警方科学运用“互联网+”打造群防群治新模式

14.04.2016  17:17

  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清河警方立足实战,主动作为,科学运用“互联网+”,打造群防群治新模式。

  一、运用“互联网+微平台”,实现群防群治工作专业化。“互联网+微平台”就是借力微信即时性功能,把微信群打造成为综治、公安、群防群治队伍的互动平台、警情通报平台、扁平化指挥平台、基础信息收集平台和治安防控工作监督平台。通过微信在第一时间发布警情、通报案情,指导各群防群治队伍开展治安防范、线索收集。及时反馈社情民意、可疑情况,引导实战单位开展实地调查、线索查证,实现了信息流与控制流有机融合、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微信群建立以来,共发布治安防范等警务信息310余条,收到举报各类线索70余条,抓获逃犯1名,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起,查破各类案件8起。

  二、运用“互联网+微管理”,实现群防群治队伍规范化。“互联网+微管理”就是借力微信可视化功能,各派出所对社区义务巡逻队、内部单位安保队、物业小区保安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开展网上培训,面对面地提醒群防群治队伍巡逻时要带好红袖标、小喇叭和手电;手把手地教会如何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可疑情况;时不时地调整巡逻路线和时段,实打实地检查巡逻勤务和效果。现已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工作提示75条,组织开展网上安全培训22场次,调整巡逻勤务17次,在线纠正问题11次,有效提升了群防群治队伍的战斗力。

  三、运用“互联网+微服务”,实现群防群治服务功能最大化。“互联网+微服务”就是把微信变成惠民工程,通过公开社区和派出所窗口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办结时限等,让每一位群防群治队员都成为政策的宣传员和播种机,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截止目前,通过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办理,共为辖区残疾人、孤寡老人上门照相送证上门50余人次,为外地务工人员办理快证业务13人,网上办理省内迁移户口迁出22人,户口迁入90人,开具各类户籍证明110余份,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淮安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