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曝光制售微整形假药典型案件

16.03.2016  11:27
           不管是在微信上,还是在QQ群,总有很多人在推销微整形产品,诸如肉毒素、玻尿酸、瘦脸针等,实际上他们销售的大多是微整形假药!3月15日是3•15消费者权益日,南京市公安局曝光了多起制造销售微整形假药案件,提醒市民慎重选择医疗美容。   案例一:微整形“培训班”,半年学费收了近千万   近日,玄武公安分局捣毁一个地下美容院,据不完全统计,该地下美容院开业半年左右,仅学费就收了近千万元。   今年2月,红山派出所查处了一个微整形工作室,缴获一批来历不明的“玻尿酸”、“肉毒素”等药品,老板艾某交代,她的技术和药品都是从另一家地下美容院得来的。地下美容院位于江宁某小区。它对外宣称做美容培训,其实还是做微整形,但想要做的话,必须先交学费当学员。艾某交6800元学费后,参加5天的培训,学会了美容针的注射,便开了工作室,并从这家地下美容院购买美容药品。   3月3日,民警进行查处,进入门面房后,有20多人正在上课,一名医生模样的人正在教如何注射“美白针”。经查,22人是学员,另外4人分别是老板和医师。这个地下美容院占据一整层楼,房间很多,设施也很齐备。警方缴获美容假药20余箱1500多瓶。女老板吴某交代,门头不挂整形美容牌子,就是为了打掩护。经鉴定,缴获的美容药品全为假药。地下美容院去年9月运营,吴某没有资质,所用的药品也是假药,她对外宣称是做“美容培训”,只招收学员,不做整形。其实,她收的学费就是整形费。半年时间,吴某已办了68期培训班,每个学员学费6800元,按每期20人计算,光收学费就接近1000万元。此外,卖药收入也很可观。吴某通过开地下美容院,不仅在南京买了房,还购置了一辆宝马车。   目前,犯罪嫌疑人艾某、吴某已被刑事拘留。   案例二:快递发货,1000%的利润生意布满全国   近日,秦淮公安分局经过为期半年的侦查,一举破获了一起特大假美容针案,一条销往全国的假美容针暴利产业链被斩断。警方共缴获各类假美容产品100多箱、涉案价值300余万,抓获涉案嫌疑人6名。   去年,秦淮公安分局发现一些美容院宣传语上给出的美容针等价格比起正规医院特别低。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民警把目光锁定在新街口某写字楼里一家店,但对方十分谨慎。生意都是一个个做,不准外人旁观,美容师只有需要服务的时候才出现。情况异常,去年9月,警方与卫生监督部门通过检查在该店内现场发现了大量针剂药物,而这些药物都未经过国家药监部门审批全部是假药,而美容师的身份竟然就是这家店的老板,随后警方查处了这些药品,并将美容师带回了派出所。经查美容师姓黄,原本是正规医院的护士,在医院里就是帮病人们打美容针的。由于工作时间较长,她有了打针的经验,并且在此期间她的人际关系也得到了发展,她认识了不少业内药品的进货商。由于这块市场的火爆,黄某看到了其中暴利的商机,自己又有这方面的所有技术,只要自己跳出医院自己开一家美容院,就能从中牟利。她告诉警方一开始她的货都是从正规渠道采购,但是正规渠道的货价格偏高,她就想方设法与这个圈子里的其他人套近乎,很快在一次美容博览会上他认识了高某。   高某是美容圈子里名气很响的人,只要和他混熟了,大家都知道可以低价拿到进口货。黄某与高某联系后,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黄某以低价大量购买所谓的大品牌美容产品,这价格低的让民警都倒吸一口凉气,只要100元就能买一瓶肉毒杆菌。而消费者需要花1000元去打掉一针,利润甚至高过了很多毒品。警方从黄某口中得知,高某从不主动联系,都是黄某通过微信联系需要进的货,然后高某带到市里的一家宾馆交货。通过调查,办案民警很快明确了高某真实身份,同时发现了他的同伙郑某等人。通过2个多月的侦查, 去年12月,警方将6名涉案嫌疑人全部缉拿归案。   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因涉嫌非法行医,高某、郑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假药被秦淮警方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警方提醒:医疗美容慎重选择   微整形假药案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案件,犯罪分子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QQ好友等圈子进行假药的销售、支付。犯罪地点多选择在高档小区,违法行为隐蔽、手段灵活,给警方破案带来一定难度。不过,令办案人员更为担忧的是,微整形假药案泛滥带来的社会危害。办案民警曾专门就此问题请教医院微整形科室方面的专家,并提出几点提醒:   第一,风险比较大。微整形工作室基本都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从业人员未接受过正规的整形医疗培训,也不具有医生资质,而打美容针是通过针剂打入面部,一旦操作不好伤及神经,容易造成面瘫等无法修复的损伤。   第二,药品来源五花八门。警方近期查获的几起微整形假药案,涉案药品均无药监局批文,很多药品是通过代购等渠道从南方黑作坊进货。像正规途径进货的玻尿酸,其主要成分明胶作为一种填充物,可以被皮肤慢慢吸收,而从黑作坊代工的明胶,很容易造成消费者皮肤溃烂。   南京警方再三提醒,消费者如果要进行医疗美容,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选择有资质的医生,选择合法的产品,不要轻易相信微信朋友圈、QQ群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