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女性安防措施应有效需有度

07.04.2016  15:51
  前日,“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一事刷爆了网络,除关注事件本身发展情况外,各类女性防身指南也纷纷出炉。一组漫画版防范提示在微信、QQ等封闭式社交圈,尤为受到追捧,漫画中称,如女性在遇到网友反映的类似问题时,可以大肆破坏酒店财物,引起服务生注意;放弃传统的求助呼叫,直接称“大楼起火”,甚至启动酒店消防预警措施;如围观群众未给予帮助,建议抢夺其钱包手机等…这些另类建议让网友们惊呼脑洞大开的同时,也积极响应,认为简单粗暴、确实有效才是硬道理。 然而,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更恶劣的环境。比如公司夜间的停车场,清晨夜间的上下班路上等,在这些环境下,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情,女性该如何正确自救呢?警方在此给广大女性同胞一些安全建议要点: 1、想办法逃离危险区域。在有可疑人尾随时,如果有条件,尽量往光线明亮,人群聚集,空间大,有监控的地方跑,如果没有条件,保持在稍大空间内,切记不要走楼内的消防通道。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开门时,提前把钥匙,门卡等物拿在手上; 2、吸引注意和求助。发现自己处于险境后的第一反应是求助,尽可能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说明自己身处位置和情况,手机打完电话最好保持静音。明确呼救对象,人越多,越有可能造成围观,向路人呼救时,必须把情况扩大往危险里说,引起对方足够注意帮忙。在请求帮助的同时,尽量说明原委,不能一味无效哭喊; 3、不盲目拼体力。要做出肢体反抗并大声呼救,但未经系统锻炼的成年女性体力和体重无论如何不足以和成年男性肉搏。力量差距和反应力差距,会使女性的反击动作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实战价值。如果不能有效将歹徒打倒或制服,那就会激怒对方,让自己处于不利境地。所以不建议女性和歹徒发生正面冲突。女性可利用的最快武器是随身携带的有一定重量的包或高跟鞋。面对歹徒的首要目标是如何脱离对方控制,挣脱控制后,以最快速度跑开求教,不要与施害者过多纠缠。及时报警求助。 几种日常环境具体应对小贴士: (1)电梯间:夜间尽量避免与异性搭乘同一部电梯;关注陌生男性按下的楼层号;尽量不要在乘坐电梯时,背对陌生人;熟悉电梯中的报警按钮位置 (2)独自驾车:上车落锁,贵重物品放在副驾驶座位下;陌生人敲窗,车窗打开程度不超过四分之一;不明情况坚决不下车 (3)网约车:将车辆牌号发给亲友;打开手机导航,要求司机按照自己导航的线路行驶;坐后排座位,不做副驾驶;上车后联系朋友或家人,报告自己上车时间和预计到达时间 (4)住酒店:选择正规酒店;入住后检查门窗,是否能上锁关闭,如有损坏及时报修调换房间;入睡前锁好门拉上防盗链 (5)夜间锻炼: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在僻静幽暗的路段和公园锻炼;发现有人跟踪快速向灯亮处走,并开始报警求助;尽量不要携带贵重显眼的饰品外出锻炼。 最后,警察蜀黍想说,任何防身武器,都不如周围人群的出手相救有效。对女性最大的保护,就是周围人看到女性身处暴力就及时出手阻拦,报警求助。这会让很多女性脱离险境。只有当我们对暴力犯罪行为零容忍,自发地制止和举报,事情才会有所改善。只有当我们遇到犯罪的事实不再冷漠,而是尽自己所能去阻止,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好。